願我們每個人擁有更健康、更長壽的人生。
《人體簡史》這本書的作者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是英國皇家學會榮譽院士,多個文學獎獲得者,更因文學貢獻獲得大英帝國官佐勛章。代表作科普巨著《萬物簡史》,全球銷量超千萬,簡體中文銷量破百萬。
而他的這部被稱為17年磨壹劍的《人體簡史》,獲《華爾街日報》高贊:很多科普作者都寫過這壹主題,但都沒有布萊森寫得好。他的書更詼諧幽默,掌握了更加全面的資料,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大師級的解讀。
這是壹本值得每個人手捧細讀的著作,能讓妳腦洞大開、心思飛轉。
《人體簡史》完全不同於壹般人體知識百科,它將個體生命的比例尺拉到30億年生物進化的長度。從30億年前地球出現單細胞生物的壹刻,制造人的基因就已經存在了,天上飛的鳥、水裏遊的魚,甚至是已經滅絕了的恐龍,都在我們的身體裏留下了進化的蹤跡。如果人類的歷史要從宇宙史的高度去俯瞰;那麽人體的歷史也要從生物進化的長度去理解。
跟著比爾·布萊森的宏大視角,讀者將看到壹幅令人驚奇的景象:我們只是因為大拇指中多了三塊小肌肉,就可以有力地抓握工具,從而創造了人類文明;我們學會了吃熟食,才有了更大的大腦,更多的時間也被從覓食中解放出來;我們身體裏遊幾百萬年前在樹上睡覺的記憶,所以現在在床上睡覺也不會掉下來;我們的大腦比壹萬年前反而小了很多,然而更多的性能被壓縮進了更小的空間……同時,進化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幸:直立行走讓我們盆骨變小,成為自然界分娩最痛苦的生物;人類進化的速度永遠追不上病毒變異的速度,所以疫情來臨,我們永遠手足無措;進化讓細胞不斷變異,我們因此每天都有5次得癌癥的機會……從這個維度上說,我們的身體已經30億歲了。
部分信息分享:
1、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讀到“妳永遠不知道: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這句話時,我鄭重其事地去搜索了壹下“器官”的定義。
Baidu是這樣說的:由多種組織構成地能行使壹特定功能的結構單位,叫做器官。可能妳和我壹樣,還是不懂。我們所熟知的器官有內臟,如心肝脾腎等,還有感覺器官,如耳鼻眼等。
也和作者比爾·布萊森說的壹樣,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
皮膚包住人體內部的東西,把壞東西擋在外面,它賦予人類觸覺,帶給人們快樂、溫暖和疼痛,它生成黑色素,保護我們不受太陽光線地傷害。
最主要,即使我們濫用它,它還會自我修復。
皮膚由內外兩層組成,內層是真皮,外層叫表皮,外層地最外面,是角質層,完全由死的細胞組成,它就是我們洗澡時,搓下來的泥嘿嘿。
2、Y染色體將在460萬年後消失
我們知道,女性有兩條X染色體,男性有壹條X染色體和壹條Y染色體。這是導致兩者性別差異的原因。
作者說,Y染色體只有大約70個基因,其他染色體則有多達2000個以上的基因。1.6億年以來,Y染色體壹直在萎縮。按照它目前的惡化程度,再過460萬年,它就會完全消失。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男性會在460萬年後會消失。決定性別特征的基因,大概會轉移到另壹條染色體上。
大家記得吧,《西遊記》裏唐僧師徒四人去到女兒國,據說這女兒國的人要想傳宗接代,只需喝口子母河裏的水,就會懷孕生女。
雖然這是個神話,但也如作者所認為,性別其實並非必需,相當多的生物體已經放棄了性別。
在熱帶地區,有壹種綠色的小蜥蜴,它們像真空粘鉤壹樣貼在墻上,屬於徹底放棄了性別的壹族。它們產卵,但是這些卵是母體的克隆體。
3、關於死亡和衰老
妳有沒有註意到,我們身邊長壽的老人越來越多,眾所周知,中國目前最長壽的人是新疆的壹位老人,她134歲了。
即便如此,研究表明,60歲以後,人的死亡風險每8年增加壹倍。哪怕妳擁有再強健的身體,衰老都是不可避免的。
妳是不是總聽身邊的老人說,憋不住尿了,頻繁上廁所?妳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動不動就會傷風感冒?有時無緣無故跌倒?
隨著年齡的增長,膀胱彈性會變差、容量大不如以前;皮膚會失去彈性,變得幹燥,更像皮革;血管更容易破裂,形成瘀傷;免疫系統無法像以前那樣可靠地檢測入侵者……
更嚴重的是,每壹次心跳泵出的血液量,隨著年齡地增長而逐年下降,即使沒有別的東西打垮妳,妳的心臟也最終會衰竭。
大多數垂死地人在生命地最後壹兩天都會失去吃喝地欲望,有的甚至失去了說話地能力,最後,患者無法呼吸,是因為心臟地衰竭。
書中介紹,人壹停止呼吸,組織惡化幾乎立刻開始。腦細胞走得很快,肌肉和皮膚細胞在死亡發生後30分鐘—4小時之間,從面部肌肉開始,順著身體逐漸向下,向外擴展到四肢,屍僵要持續壹天。
4、病毒的威力
這次疫情讓我們再次震驚於病毒的威力,《人體簡史》中也有兩個實驗,讓我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病毒驚人的傳播速度。受試者的鼻孔被裝了壹種裝置,能以流鼻涕的速率泄漏摻有熒光劑的稀薄液體。讓他參加雞尾酒會壹段時間後,熒光劑出現在了每壹名參與者的身上、門把手、沙發墊、零食,以及所有能想象到的地方。另壹項實驗則是在壹棟辦公樓的金屬門把手上塗了顏料,四小時後,“病毒”擴散到了整棟大樓,感染了半數以上的員工,並出現在了每壹臺復印機和咖啡機上…
從來沒有想過,原來竟然真的有人可以用文字,把人體徹頭徹尾地講清楚,呈現出這麽有吸引力的作品。本書作者比爾·布萊森,能夠用詼諧幽默,淺顯易懂的話語將這麽晦澀的書本講的如此有趣,而且幫助我們科普有用的知識,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身體,發人深省。
另外,有了這些知識,也許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生活,更有意識地去鍛煉,拉長生命的長度,在看待生死上,也會更坦然吧。
附錄:
作品目錄
第壹章 制造壹個人要花多少錢?
第二章 皮膚:人體最大的器官
第三章 微生物:妳和地球都是屬於微生物的
第四章 大腦:妳的大腦80%都是水
第五章 頭:沒有頭人能活多久?
第六章 嘴:人是最容易被噎死的動物
第七章 心臟和血液:妳分不分手和心臟可沒有半點關系
第八章 化學部門:三個月還妳壹個新的肝
第九章 解剖和骨骼:三塊肌肉造就人類文明
第十章 直立行走與鍛煉:為什麽只有人選擇了直立行走
第十壹章 體內平衡:發燒是妳的身體在自救
第十二章 免疫:發炎是免疫系統戰鬥後的痕跡
第十三章 肺和呼吸:妳呼出的氧分子將永垂不朽
第十四章 食物:熟食給了人類更大的大腦和更多的時間
第十五章 腸胃:為什麽女性的消化時間要比男性長壹整天?
第十六章 睡眠:為什麽妳睡覺不會從床上掉下來?
第十七章 進入不可描述地帶:Y染色體將在460萬年後消失
第十八章 懷孕與生育:人的分娩是最大的設計失誤
第十九章 神經與疼痛:大腦感覺到的疼,才是真的疼
第二十章 疾病:致命性弱、傳播性強的病毒才是最成功的病毒
第二十壹章 癌癥:妳每天都有5次得癌癥的機會
第二十二章 醫療:“過度治療”才是健康的最大殺手
第二十三章 衰老和死亡:選擇生活方式,就是選擇死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