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圍城》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圍城》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人物

1、方鴻漸:本書主人公。氣高學淺、未求專攻,外慧內醇、少諳世故。曾遊學西歐,歸國後隨波逐流,然掙紮自守而不失本心。

2、趙辛楣:曾留學美國,雖出身世家,卻外表世故、內心醇厚,是蘇文紈青梅竹馬的追求者,戀愛失意後成為方鴻漸的至交好友。

3、唐曉芙:蘇文紈的表妹,聰明活潑、開朗伶俐、自然本色,是方鴻漸壹見傾心、鐘情追求的戀愛對象,後來因蘇文紈全力挑撥而誤解分手。

4、孫柔嘉:與方鴻漸和趙辛楣同赴三閭大學,任外文系英語助教。外表柔順、心機內斂,後來嫁給方鴻漸。

5、蘇文紈:法國裏昂大學文學博士,出身官宦名門,“冷若冰霜,艷若桃李”,且老於世故。

6、鮑小姐:與方鴻漸、蘇文紈同船歸國的留學生,方鴻漸歸國途中的壹夜情人。

7、方父、方母:中國江浙壹帶傳統的舊鄉紳伉儷,方鴻漸的父母。

8、周父、周母:方鴻漸未過門的嶽丈嶽母(因其未婚妻早亡),也是送方鴻漸出國留學的出資人。

9、董斜川:趙辛楣的朋友,曾為駐外軍事參贊。出身傳統書香名門,家傳諳熟古舊體詩律。

10、褚慎明:趙辛楣的朋友,閉門自修的“哲學家”,擅長投機取巧、故弄玄虛、自我標榜。

11、曹元朗:英國劍橋大學文學博士,後來成為蘇文紈的丈夫。

12、高松年:三閭大學校長,典型的學術官僚。

13、李梅亭:三閭大學代理訓導長,庸俗貪財,混跡於知識界的學術市儈。

14、汪處厚:三閭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官場失意後退身學界。

15、汪太太:汪處厚的年青妻子,致使趙辛楣逃離三閭大學的曖昧對象,同時又是校長高松年的曖昧對象。

16、韓學愈:三閭大學歷史系主任,混跡於知識界的學術騙子。

17、劉東方:三閭大學外文系主任,曾希望將妹妹嫁給方鴻漸。

18、陸子瀟:三閭大學年輕教師,孫柔嘉的暗戀者,喜歡故作深沈地自吹自擂。

19、範懿:三閭大學女生指導,趙辛楣的暗戀和追求者。

《圍城》是錢鍾書所著長篇小說。第壹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49年後,由於政治等方面原因,本書長期無法在中國大陸和臺灣重印,僅在香港出現過盜印本。1980年經作者重新修訂後,在中國大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此後作者又小幅修改過幾次並再版。

擴展資料:

故事大綱

故事發生於1920到19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個從中國南方鄉紳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於家庭壓力與同鄉周家女子訂親。但在其上大學期間,周氏患病早亡。後來他出國求學。

方在歐洲遊學期間,不理學業。為了給家人壹個交待,方於畢業前購買了虛構的“克萊登大學”博士學位證書,並隨海外學成的留學生回國。在船上與留學生鮑小姐相識並熱戀,但被鮑小姐欺騙感情;同時也遇見了同船留學歸國的大學同學蘇文紈。

到達上海後,在已故未婚妻父親周先生開辦的銀行任職。此時,方獲得了蘇文紈的青睞,又與蘇的表妹唐曉芙壹見鍾情,於是整日周旋於蘇、唐二人之間,並結識了正狂熱追求蘇文紈的趙辛楣,引發趙的壹番誤解和情鬥。

方最終與蘇、唐二人感情終結,蘇嫁與詩人曹元朗,而趙也明白方並非其情敵,從此與方惺惺相惜。期間,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

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方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復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壹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

婚後,方鴻漸夫婦與方家、孫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並激化。方鴻漸辭職並與孫柔嘉吵翻,逐漸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

主題

《圍城》是壹部多層意蘊的小說。小說中刻畫了壹大批20世紀30年代的知識分子形象,他們遊離於抗日戰爭之外,他們都留學歸來,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是他們缺乏遠大的理想,又缺乏同傳統勢力和思想鬥爭的勇氣,甚至無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揭示人生的無奈和命運的神奇,從婚姻是圍城到人生是圍城,主角方鴻漸不斷渴望跳出圍城,但是卻又落入另壹個圍城,描繪了人生和現實世界的鬥爭和束縛。

創作背景

《圍城》是錢鍾書唯壹的壹部長篇小說(另壹部小說《百合心》未創作結束即被遺失,從此作者便再沒有續寫),開始創作於1944年,1946年完稿,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印制發行。該書是錢鍾書“錙銖積累”而成的,小說“從他熟悉的時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會階層取材。但組成故事的人物和情節全屬虛構。

盡管某幾個角色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虛烏有;某些情節略具真實,人物卻全是捏造的。”而男主角“方鴻漸則是取材於兩個親戚:壹個誌大才疏,常滿腹牢騷;壹個狂妄自大,愛自吹自唱。兩人都讀過《圍城》,但是誰也沒自認為方鴻漸,因為他們從未有方鴻漸的經歷。”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