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在浙江省,是浙江省省轄縣級市,由寧波市代管,位於浙江省寧紹平原。
余姚位於東經120 度至121 度,北緯29 度至30 度。坐落於寧紹平原,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寧波市江北區、海曙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上虞區,北毗慈溪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是長三角重要的旅遊城市,是浙江省特色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濱海生態保護區。
余姚境內蕭甬鐵路橫貫中部,杭甬公路穿越境北;陸上大動脈329 國道橫貫市境北部;發源於大嵐夏家嶺的姚江流經上虞,折而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姚江為浙東運河壹段,水陸交通便捷。
1985 年經國務院批準,余姚撤縣設市,隸屬寧波市。 截至2019年6月,余姚市轄6個街道、14個鎮、1個鄉:鳳山街道、陽明街道、梨洲街道、蘭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臨山鎮、泗門鎮、馬渚鎮、牟山鎮、丈亭鎮、梁弄鎮、陸埠鎮、大隱鎮、大嵐鎮、河姆渡鎮、四明山鎮、小曹娥鎮、黃家埠鎮、三七市鎮、鹿亭鄉。
擴展資料
余姚秦時建縣(壹說漢建)。東漢建安五年(200)始築縣城,為浙東古縣城之壹。據《太平寰宇記》所載:唐初“余姚之境東包明州,西轄上虞,為越州巨鎮”,壹度升為姚州。宋為“望縣”,“東南最名邑”。
元元貞元年(1295)又升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廢州復縣。1911 年11 月8 日(清宣統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復”。
1949 年5 月23 日余姚解放。新中國建立後,境域多次變動,最大壹次是1954 年,大古塘以北棉區劃歸慈溪縣,慈溪縣南部稻區、山區劃歸余姚縣,已有2200 多年建縣歷史。
余姚城素為縣治所在,古城由南、北兩城組成,雙城合璧,別具壹格。北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五年(200),南城築於明嘉靖年間。
直至今日,余姚城區內原有的裏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網水系仍有相當部分保存完好,並與成片的民居構成了較完整的古城區風貌。1985 年經國務院批準,余姚撤縣設市,隸屬寧波市。 1995 年,余姚被國務院升格為二類市。
百度百科-余姚
余姚市人民政府-地理環境
余姚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