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狼瘡細胞
Miecher(1954)證明紅斑狼瘡細胞因子為壹種抗核因子,是壹種γ球蛋白。現已明確形成狼瘡細胞需要4個因素:①狼瘡細胞因子,是壹種抗核蛋白抗體,存在於外周血、骨髓、心包、胸腔和腹腔積液、皰液和腦脊液中;②受損傷或死亡的細胞核,各種器官的細胞核均可與狼瘡細胞因子起作用;③活躍的吞噬細胞,壹般為中性粒細胞;④補體;在吞噬時需要補體的參與。狼瘡細胞形成的過程,首先為狼瘡細胞因子與受損傷或死亡的細胞核起作用,使細胞核脹大,失去其染色質結構,核膜溶解,變成均勻無結構物質,形成所謂"勻圓體",細胞膜破裂,勻圓體墮入血液,許多吞噬細胞聚合來吞噬此變性的核,形成花瓣形細胞簇,隨後此變性核被壹個吞噬細胞所吞噬,就形成"狼瘡細胞",補體參與起促進吞噬作用。 約40-70%活動性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狼瘡細胞檢查陽性。其他疾病如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約10%病例可查見該細胞。此外,慢性活動性肝炎,藥疹(如普魯卡因酰胺及肼酞嗪)等引起的藥物性狼瘡也可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