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舞蹈有鼓子秧歌、獅子舞、龍舞、花鼓燈、孔雀舞,具體如下:
壹、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是漢族民間舞蹈的壹種形式,廣泛流傳於中國各地農村。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經過歷史的積澱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鼓子秧歌以舞蹈者的身體語言來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舞蹈動作快速、有力,節奏感強烈,寓意吉祥和祈福。
二、簡介:
民間舞蹈(folk dance) 起源於人類勞動生活,它是由人民群眾自創自演,表現壹個民族或地區的文化傳統、生活習俗及人們精神風貌的群眾性舞蹈活動,所以也稱為“土風舞”。
三、基本概況: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它不僅歷史悠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且數量之多也是世界上所罕見的。就其歷史發展及現狀而言,可分為傳統民間舞蹈和現代民間舞蹈,這種民間舞蹈是舞蹈藝術不發達階段所產生的壹種古老原始的舞蹈形式。
民間舞蹈的***同特點:
1、自娛性:
動作步法比較單純精煉,易於為廣大群眾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傳身授的獨特方式繼承流傳,其表演性質常常和群眾性的自娛活動緊密相連。許多種類的民間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萬人的大型舞會。
2、即興性:
民間舞蹈動作姿態的規範性較弱,可變性較強,在大體壹致的步伐、動作、節奏、韻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種即興的發揮。
3、穩定性:
由於其常在特定範圍內流傳,受外界影響甚少,雖在不斷變化發展中,但其風格特色相對比較穩定,改變緩慢。民間舞蹈是專業舞蹈創作主要素材來源。各國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各國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劇場歌舞和舞會舞蹈,都和民間舞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經過專業工作者加工,運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間舞,被稱為“性格舞”。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的創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種民間舞蹈。同時,民間舞蹈仍然獨立存在於自己原有的範圍內,沿著自己的途徑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