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紀律八項註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治軍口號,它創立於於建軍初期。1928年3月,毛委員率領工農革命軍從井岡山來到湖南郴州桂東縣沙田鎮,準備接應湘南起義部隊。但壹到沙田地區,那裏店門緊閉,家家落鎖,顯得冷冷清清。
壹打聽,原來是因為壹年前,井岡山的王佐部隊曾來到過這裏,但當時部隊官兵組成復雜,有工人、農民、學生、舊軍閥還有收編的土匪,他們無組織無紀律,軍閥習氣嚴重,隨意拿取百姓物品,強迫百姓為他們做事情,對百姓極為不尊重,再加上反動派對工農革命軍的汙蔑宣傳,所以百姓因為恐懼都躲進了深山野林。
這讓毛委員陷入了深思,想起 歷史 上中國農民起義的興衰成敗,想到秋收起義以來的經驗教訓,想到工農革命軍中存在的屢禁不止的不良行為,毛委員五味雜陳,夜不能寐。於是,他挑燈夜戰,將前幾個月曾經講過的幾條未成文的軍紀,根據實際情況逐條修改,反復斟酌,寫下了《三大紀律六項註意》。
1928年4月3日上午,在桂東沙田墟老虎沖“三十六石丘”旱田內,身著灰布軍裝的毛委員健步登上臨時搭起的土戲臺,首先向部隊講述沒有紀律不成軍隊、沒有統壹指揮就不能打勝仗的道理。對部隊存在的壹些違紀現象進行了批評教育。然後,他逐條向部隊頒布了《三大紀律六項註意》。三大紀律是:壹切行動聽指揮;不拿工農壹點東西;壹切繳獲要歸公。六項註意是: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從那天起,紅軍戰士把《三大紀律六項註意》刷在墻壁上,寫在背包上,鐵的紀律在人民軍隊中迅速貫徹執行。
壹年後,根據形勢的發展和部隊的實踐經驗,又將三大紀律改為“壹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壹針壹線”、“壹切繳獲要歸公”,六項註意也逐步修改補充為八項註意。《三大紀律六項註意》成為人民軍隊的“第壹軍規”。為方便戰士們牢記軍紀條文,1935年10月,紅15軍團政治部秘書長程坦與時任宣傳科科長劉華清商量,最終將《三大紀律八項註意》編寫成壹支人民軍隊中嚴明紀律的軍歌,很快就在部隊中傳唱開來。此後,人民軍隊紀律嚴明,受到群眾擁護和愛戴,成為治軍的法寶,為戰爭的勝利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又重新頒布了“三大紀律八項註意”的訓令。
#老版宣傳畫# # 歷史 # #桂東# #軍歌#
歡迎轉載,需署名文章來源及作者署名,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