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哪些女將?我來給大家盤點壹下:
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是《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歷史上不見記載。就連她的老公孟獲在《三國誌》本傳中未記載其事跡。
在《三國演義》中,祝融夫人是南蠻王孟獲之妻,帶來洞主之姐。
夫人世居南蠻,乃祝融氏之後;善使飛刀,百發百中。
孟獲五次被諸葛亮所擒,沒有辦法,只好回去找老婆想辦法對付諸葛亮。當求得老婆幫忙時,連忙起身道謝。於是夫人忻然上馬,引宗黨猛將數百員、生力洞兵五萬,出銀坑宮闕,來與蜀兵對敵。
祝融夫人首秀以飛刀之技,打翻張嶷,又以絆馬索俘獲馬忠,壹舉拿下蜀軍兩員大將,可謂是智勇雙全,武藝高強。不過這位娘子卻有智謀,可在諸葛亮面前還是討不到便宜。
果然諸葛亮派出馬岱,趙雲,魏延輪番挑戰,卻連連詐敗,接連幾日,祝融夫人這火爆娘子,再也按捺不住憤怒,追趕魏延至偏僻小路,不成想卻被馬岱用絆馬索絆倒,馬上擒住,手下洞兵來救,卻被趙雲殺散。
祝融夫人有勇有謀,在本土作戰,蜀軍竟派了三員大將,才能俘獲她,可見祝融夫人作為壹名女將,實屬巾幗不讓須眉,女中英豪。
王異
王異,或作士異,此女乃真實的歷史人物。東漢末年曹操所置羌道令、益州刺史趙昂之妻。忠貞守禮,當年在天水郡西城被破,兩個兒子被殺,為了自己幼女,不惜穿著曾浸在糞水的麻衣,茍活於世。
後來跟隨丈夫鎮守冀城,遇到馬超攻城,又穿上戰衣,將身上的珠飾、佩環等物品犒賞軍士,來振奮軍心,奮勇殺敵。
馬超加強攻勢,城防危急,城中缺糧,死者眾多,不得已,趙昂交兒子趙月作為人質,投降馬超,成為馬超下屬。後來趙昂得到了馬超的信任,這也得益於王異與馬超的妻子楊氏建立的良好關系,最後趙昂與楊阜、姜敘等人成功反攻驅逐馬超。
就在起事之時,趙昂非常擔心自己兒子趙月的安全,王異卻責罵趙昂:"忠義是立身之本,現在我們要雪君父之恥,犧牲自己也不足為重,何況只是壹個兒子?”趙昂這才下定決心,與眾人壹起趕走馬超
馬超投靠張魯後又借兵回攻冀城,王異便與趙昂壹起保守祁山,直到曹操的救兵到來,趕走馬超。而自馬超攻冀城至祁山堅守,趙昂曾出奇計九條,王異都功不可沒。
孫尚香
孫權的妹妹,史書《三國誌》稱之為孫夫人,民間稱之為孫尚香,可謂半個女將,卻是有名的俠女。
赤壁之戰後,孫尚香被哥哥孫權嫁給了劉備,成為政治聯姻的犧牲品。孫夫人才智敏捷,而且剛強勇猛,有她的同宗兄長們的風格,身邊的壹百多個侍婢,個個都執刀守衛在她身邊。即便是劉備這等人物,每次進入內房時,內心也都感到害怕恐懼 。
後來劉備入蜀,孫權詐稱母親病重,於是派人接回自己的妹妹,孫夫人將劉禪壹並帶走,幸得諸葛亮派遣牙門趙雲和張飛壹起在江上攔截,奪回劉禪,而孫尚香從此壹去不返,杳無音信。
雖然孫尚香沒有上過戰場,但在《三國演義》中,幫助劉備離開東吳,深明大義,智勇雙全的形象,卻深入人心。故民間傳聞多有劉備死後,孫夫人傷心不已,望西痛哭,投江自盡的故事。
鮑三娘
鮑三娘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事跡多見於《花關索傳》。三娘是鮑家莊鮑員外的小女兒,後來與關羽之子關索成親,並且由關羽親自傳授其武藝,故而三娘文武雙全。
三娘在荊州失守之後跟隨關索壹同投奔蜀地,並隨諸葛亮征討南蠻。平定了南蠻之後,夫妻二人就此壹直鎮守著南中。
鮑三娘雖是民間傳說中的人物,但在《四川通誌》卻有記載的:"鮑氏者,關索之妻也。居夔州之鮑家莊,勇力絕倫,有廉康賊求取,不許。與戰,破之。關索往征,不勝遂以城降,同扶漢室焉"。
並且蜀炎興元年(公元263年),曹魏將領鐘會率15萬大軍兵攻蜀,蜀軍5萬將士在今昭化古城東門外的桔柏渡西岸進行阻擊。這次阻擊戰中,關索被魏將龐會(魏將龐德的兒子)打落江中淹死,鮑三娘則在土基壩壹帶與曹軍交手,結果也戰死了。鮑三娘死後,遺體被運到土基壩對岸的曲回壩安葬。
在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古城北5公裏外,有壹座中型土墓--鮑三娘墓冢,就是鮑三娘之墓。該墓在1914年被法國人色伽蘭進行掃蕩性盜竊,就連鮑三娘的骨頭也被帶去法國,如今尚存放在法國博物館內。
三國時期,是英雄豪傑輩出的時代,能在這個時代立足的女性都是巾幗不讓須眉,能讓人們牢記的除了她們的盛世容顏,風華絕代,還有的她們的忠貞禮節,讓人尊敬,佩服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