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剛滿30歲的陸廷秀辭職下海,接手了壹家連年虧損的鄉辦小廠,並創立江蘇華東微波儀器廠,從此開始不斷顛覆、不斷創新的創業之路。
中電電氣的起家產品是壹位清華老教授研究的專利產品——微波測碳儀,陸廷秀千方百計找到這位專家,以三顧茅廬的滿腔熱情誠邀他加盟企業,貸款將項目上馬,從而挖到了創業的第壹桶金。
1994年,中電電氣把目光瞄向了市場廣闊的變壓器產業,同年,江蘇中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成立,自行研制生產的SC8、SC9幹式變壓器和S9系列油浸變壓器陸續投放市場,產品訂單紛至沓來。
1999年,江蘇中電把美國杜邦公司獨家擁有的NOMEX紙應用到幹變上,研制開發出SG10系列幹變,主要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成為中電電氣的旗幟性產品。
2001年,江蘇中電和美國杜邦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夥伴協議,至今不僅維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且合作向著更深更廣的層次延伸。
在陸廷秀理念的引導下,中電電氣陸續與法國施耐德、德國西門子、日本日立金屬、中國武鋼等國際級企業巨人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壹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幹式變壓器生產基地。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公司逐漸做大做強,2003年12月,中電電氣集團掛牌成立,標誌著中電電氣的發展進入壹個新的歷程。此後集團跳出揚中,來到南京發展。
2004年,陸總邂逅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率世界紀錄保持者——趙建華博士,中電電氣由此強勢進入光伏產業,同年10月8日,中電電氣(南京)光伏有限公司開工建設,時任南京市市長蔣宏坤率八位市長蒞臨開工典禮。
2005年6月,中電電氣僅用8個月時間就建成國內第壹條32MW太陽能電池生產線。
2007年5月18日,中電電氣(南京)光伏有限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所掛牌交易(股票代碼CSUN),成為鎮江、南京首家在美國上市的企業。
2007年6月,中電電氣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成為中電電氣逐步走向國際化和全球化的重要裏程碑。
2007年開始,中電電氣開始布局光伏產業鏈,在南京科技園分別成立了生產組件的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矽棒矽片的南京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研發光伏太陽能系統和應用產品的太陽能研究院,
2008年,中電電氣在上海松江開發區成立了生產組件的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5月25日,中電電氣江西景德半導體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工奠基,盡管之後遭遇了金融危機,但集團頂著巨大壓力頑強堅定地將項目建設向前推進,2010年景新項目投產,標誌著中電電氣在同行業中率先完成光伏全產業鏈的打造。
2009年12月,中電電氣(江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拉開了集團變壓器產業股改上市的序幕。
中電電氣臨江工業園非晶合金油變項目於2010年10月28日投產,該項目采用的非晶合金油變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屬國內第壹、行業首創。
2010年11月28日,中電電氣集團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在江蘇揚中舉行。二十年風雨兼程,中電電氣集團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二十年的崢嶸歲月,值得每壹個中電電氣人為之喝彩。
在中電電氣成立的第20個年頭,集團首次實現了銷售額過百億的歷史性跨越。2011年,集團被江蘇省經信委授予“江蘇省百億規模企業”獎牌。
2011年3月17日,集團董事長陸廷秀與杜邦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柯愛倫會晤,雙方表示未來將在多領域內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
憑借20年來拒絕平庸、不斷創新變革的精神,2011年3月,中電電氣集團被國家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認定為國家第三批創新型企業。
2011年5月14日,中電電氣與儀征市政府簽訂1GW太陽能電池項目合作協議,2012年4月,該項目正式開工,儀征成為中電電氣的第五大產業基地。
2011年,由中電電氣承建的南京南站光伏屋頂工程建成,該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0.67兆瓦,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建築壹體化項目。
2011年7月14日,中電光伏美國總部在舊金山市成立,標誌著中電光伏在美國揭開了新的發展篇章。
2011年8月3日,中電電氣與江寧區、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三方簽署了聯合成立國家級科研中心的意向性協議,通過建立該平臺,助推中電電氣光伏產業邁入發展的新時代。
2012年3月23日,中電電氣集團、中電光伏與杜邦中國***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推動三方在光伏技術和材料、變壓器以及新材料領域的全方位合作。
中電電氣集團經過多年的推行卓越績效模式的實踐,在2012年最終獲得南京市質量領域“含金量”最高的榮譽——南京市市長質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