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第壹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是新中國築港隊伍產生和不斷發展壯大的搖籃。她始建於1949年1月17日,最初稱為“華北航務局新港工程局”,1950年改名為“交通部航務總局新港工程局”。1953年,又改名為“交通部航務工程總局築港工程局”,1955--1961年期間,根據交通部的命令撤銷了“築港工程局”,分別在天津地區和湛江至徐州地區組建了工程局。1961年,按照交通部的決定,將這幾個工程局合並,命名為“ 交通部航務工程局”(駐天津);1963年,按照交通部的決定,“交通部航務工程局”(駐天津)更名為“交通部第壹航務工程局”。
到1973年我國港口吞吐能力呈現嚴重不足, 1973年2月27日,周總理指示:“要在三年以內改變港口面貌。”因此,交通部命令:甘肅省第七工程局第三工程處全體前往塘沽,並由交通部第壹航務工程局直接管理,並更名交通部第壹行務工程局第四工程處(即今中交壹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三年中,全國計劃建設40個深水泊位,其中由我公司承擔18個;新建4個萬噸級以上幹船塢,其中由我公司承擔3個。“六五”期間,全國安排建設134個深水泊位,其中建成投產54個泊位,由我公司承擔21個,占43.8%。 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第壹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前身是塘沽新港工程局,成立於1945年,當時隸屬國民黨政府交通部。
解放後,華北人民政府交通部成立華北航務局,新港工程局歸其所轄,稱華北航務局新港工程局;1950年,改屬於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航務總局領導。
1953年,根據交通部要求,以新港工程局等隊伍為基礎,組建成立了築港工程局,統管全國航務工程建設和部分國防水工工程的施工。1954年起,築港工程局由基本建設事業單位改為施工企業。
1955年,遵照交通部命令,築港工程局撤銷。築港隊伍重新整合,部分隊伍南征湛江,北戰徐州,部分隊伍在津合並組成渤海區工程處,並於當年12月分遷至徐州道1號辦公。
1958年,渤海區工程處下放河北省,由河北省交通廳領導,1959年改稱河北省交通廳航務工程局。1961年,根據交通部命令,再次收歸中央領導,並於8月份改稱交通部渤海工程局。
1961年11月,渤海工程局和交通部(徐州)航務工程局、青島(港務局)築港工程處合並,組建成立交通部航務工程局,局址仍設在徐州道1號。1963年,根據交通部命令更名為交通部第壹航務工程局。
1974年,我國港口吞吐能力呈現嚴重不足,導致大建港運動的興起,因此,交通部將遠在甘肅省蘭州市的甘肅省第七工程局下轄的甘肅省第七工程局第十三工程處遷至天津,並改名交通部第壹航務工程局第四工程處。(2005年更名為中交壹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1997年12月,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成立,原交通部第壹航務工程局歸屬其領導,並於1998年1月更名為中港第壹航務工程局。
2005年12月,原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原中國路橋(集團)總公司合並重組,成立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中港第壹航務工程局歸屬其領導,並更名為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第壹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現用名)。
2008年3月,壹航局總部進駐天津濱海新區,落戶天津港保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