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交響組曲的概念以及特點是什麽?

交響組曲的概念以及特點是什麽?

組曲,是由幾個樂章組成的套曲。器樂套曲有兩種基本類型:壹種是奏鳴曲套曲,包括奏鳴曲、交響曲、協奏曲等,特點是各樂章的結合有嚴密的邏輯性,適合於表現戲劇性比較強的內容;另壹種就是組曲。特點是各樂章的結合比較自由,每樂章都有相對的獨立性。\x0d\\x0d\十八世紀中葉以前的組曲,是由壹系列在風格和速度上相互形成對比的古典舞曲組成的,通常包括德國的“阿勒曼德”、法國的“庫朗特”、西班牙的“薩拉班德”和英國的“基格”舞曲。有時並加進其他壹些\x0d\舞曲。也可以包括序曲、前奏曲、托卡塔、詠嘆調等樂曲。當時的組曲主要是古鋼琴作品和樂隊作品,大都采用復調的體制。\x0d\\x0d\巴赫的四首樂隊組曲都以長大的序曲開始,後面跟著壹系列古典舞曲。他的第三首樂隊組曲包括序曲、詠嘆調、兩首加沃特舞曲、壹首布列舞曲和壹首基格舞曲。現在我們來看看其中的兩首加沃特舞曲。“加沃特”是雙拍子的法國古典舞曲,從第二拍開始。第壹首加沃特有兩段旋律,第二段是第壹段的反行,象水中倒影壹樣。第壹首加沃特後面緊跟著第二首加沃特,前後形成對比,然後又回到第壹首加沃特,構成復三段式。\x0d\\x0d\十八世紀後半葉,出現了各種輕松愉快的組曲,叫做“娛樂曲”、“小夜曲”等等,常常作為遊藝節目在戶外演出,由器樂重奏或合奏,包括壹系列舞曲、進行曲和其他輕松的樂曲。海頓和莫紮特都寫過不少這樣的作品。莫紮特第十七首娛樂曲中的第六樂章。這首娛樂曲由弦樂器和兩個圓號演奏,***分六個樂章,它們是:快板、變奏曲、第壹小步舞曲、慢板、第二個步舞曲和回族曲。第六樂章是壹首大型的回旋曲,用奏鳴回旋曲式寫成。包含四個主題,都屬於輪舞歌曲範疇,但在性格上各有特點,互相形成對比:第壹主題\x0d\輕快爽朗,第二主題真摯親切,第三主題溫柔潤雅,第四主題奔放活躍。四個主題按照“AH-A-C-A-D-B-A”的次序交替出現,構成壹首豐富多彩的回旋曲。\x0d\\x0d\十九世紀以後的近代組曲,在題材和體裁上都有很大的發展。各種不同性質的組曲,大致可以分為四類:第壹類是由幾首富於特性的樂曲組成的組曲;第二類是由幾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樂曲組成的組曲;第三類是由從歌劇、舞劇、配劇音樂和電影音樂中精選出來的樂曲組成的組曲;第四類是標題音樂性質的組曲。\x0d\\x0d\柴可夫斯基的四首組曲,屬於特性組曲。它由各種不同體裁的樂曲自由連續而成。如他的第二組曲包含五個樂章,都是特性樂曲和舞曲:第壹樂章是“音響的遊戲”,第二樂章是“圓舞曲”,第三樂章是“幽默諧謔曲”,第四樂章是“孩子的夢”,第五樂章是“粗野的舞曲”。\x0d\\x0d\匈牙利現代作曲家科達伊的《哈裏·雅諾什》組曲,是從同名喜歌劇中選出的六段音樂連綴而成的,它同時也是壹部民族色彩非常鮮明的組曲。傳奇人物哈裏·雅諾什。是壹個喜歡誇大口的英雄。組曲的第壹樂章“故事的開始”,描寫這個英雄誇誇其談地講述他的故事。按照匈牙利的風俗,如果開始講故事的時候,有人打個噴嚏,就意味著故事是真實不虛的。第壹樂章壹開始,樂隊就打了壹個大噴嚏。這個噴嚏是用木鼓、定音鼓的滾奏和木管樂器、弦樂器的自弱而強的上行半音階進行表現出來的。接著,低音弦樂器奏出了哈裏·雅諾什主題。整個第壹樂章,就是由這個主題發展而成的。這個主題幾乎轉遍了所有的調,變化著絢麗多彩的和聲與配器;不屬於同壹個調的和聲,常常同時結合,造成奇麗的效果,它描寫哈裏·雅諾什的故事講得眉飛色舞,津津有味。\x0d\\x0d\第二樂章“維也納的八音鐘”,描寫打敗拿破侖、勝利歸來的哈裏·雅諾什,被迎進維也納的皇宮,看著皇宮裏的八音鐘入了迷。音樂選自歌劇第三幕,用木管樂器、圓號、鐘琴、排鐘和鋼琴描寫八音鐘的音樂,開頭的基本主題和三個中間段落交替出現,形成了a-b-a-c-a-d-a的回旋曲式。\x0d\\x0d\第三樂章“歌曲”是壹首變奏曲。哈裏·雅諾什拒絕公主的求婚,忠於對未婚妻奧爾捷的愛情。這段音樂原是歌劇第壹幕中哈裏,雅諾什和奧爾捷的愛情二重唱,主題是壹首富有民族特色的古老的匈牙利農民歌曲,現在由獨奏中提琴單獨演奏。接著的三個變奏依次由雙簧管、圓號、雙簧管吹奏旋律,匈牙利揚琴和弦樂器伴奏。\x0d\\x0d\第四樂章“拿破侖的征戰和失敗”是壹首進行曲,音樂選自歌劇第三幕。第壹段,三支長號在大鼓和鐃鈸的伴奏下吹出進行曲主題,描寫哈裏·雅諾什的軍隊投入戰鬥,中段速度轉慢,長號和低音大號在鼓、鈸的伴奏下吹出節奏滯重、旋律單調的另壹個進行曲主題,描寫拿破侖的重兵壓境:這個主題在發展中力度逐漸加強,音區逐漸擴大,樂器逐漸增多,達到了高潮,描述法國軍隊耀武揚威,氣勢洶洶。但第三段急轉直下,變成了壹首失魂落魄的喪葬進行曲,意味著拿破侖的失敗。這是壹個變化的再現部,第壹段的進行曲在這裏變了形,節奏放寬了壹倍,速度又放慢了壹倍。變得死氣沈沈,暗淡無光。\x0d\\x0d\第五樂章“間奏曲”原是歌劇第~幕和第二幕之間的幕間曲。這是壹首匈牙利的士兵舞曲。這個樂章也象第三樂章壹樣富於鮮明的匈牙利民族特色,樂隊中也用了匈牙利揚琴。音樂分三部分:兩頭部分情緒熱烈,由全部樂器演奏,中間部分先由圓號獨奏抒情旋律,木管樂器和弦樂器起來呼應,輕柔優雅的格調和兩頭部分形成鮮明的對比。\x0d\\x0d\第六樂章“皇帝和他的朝臣登場”是壹首詼諧的進行曲,原是歌劇第四幕哈裏·雅諾什朝見奧地利皇帝時演奏的音樂。\x0d\\x0d\這部組曲的六個樂章,並不是按照在歌劇中的順序排列的,各個樂章都有壹定的獨立性,可以單獨演奏,特別是第五樂章,匈牙利出身的小提琴家席格蒂,曾經把它改編為壹首小提琴獨奏曲。\x0d\\x0d\最後。講壹講標題組曲。這種組曲通常是文學題材的標題音樂,根據特定的文學構思寫成。例如李姆斯基壹科薩科夫的《安塔爾》交響組曲,就是取材於森科夫斯基的阿拉伯故事。這部組曲曾被稱為交響曲,可見標題組曲有時和標題交響曲沒有嚴格的區別。\x0d\\x0d\《安塔爾組曲》描寫憤世嫉俗的安塔爾,到沙姆沙漠中的帕米拉廢墟去離群索居。他在沙漠中解救了壹\x0d\頭被怪鳥追逐著的小羚羊。這頭小羚羊是帕米拉女王古爾——娜查爾仙子的化身。而怪鳥則是黑暗之神的化身。感恩圖報的仙子,把安塔爾邀請到仙宮裏。獻給他三件禮物:第壹是報仇的歡樂,第二是權力的歡樂,第三是愛情的歡樂。整個組曲包含四個樂章:第壹樂章描寫安塔爾在沙漠裏搭救小羚羊。第二、第三和第四樂章分別描寫三種歡樂。音樂富於東方風味。並以鮮艷瑰麗的色彩引人入勝。\x0d\\x0d\第壹樂章,緩慢的引子,描寫沙姆沙漠的壯麗景色,和帕米拉廢墟的宏偉景象。\x0d\\x0d\弦樂器在木管樂器的伴奏下奏出了悲憤孤獨的安塔爾主題。\x0d\\x0d\音樂轉入快板,長笛在圓號、豎琴和小提琴的伴奏下,吹出了輕快、活潑的仙子主題,也就是小羚羊主題。\x0d\\x0d\接著是壹個描繪性的插部:弦樂器上不斷反復的顫音和急速上行的震音,描寫怪鳥鼓起遮天蔽日的翅膀,追逐著小羚羊;大鼓和定音鼓的震音,描寫安塔爾槍擊怪鳥;木管樂器和圓號用阻塞音吹出的強音。描寫怪鳥的壹聲狂叫;弦樂器的下行震音,描寫怪鳥驚慌逃去。音樂回到慢板,長笛和中提琴分別奏出短短的仙子主題和安塔爾主題,表示小羚羊的感謝和安塔爾的回答。\x0d\\x0d\第二部分是活潑的小快板。描寫安塔爾夢見自己來到壹座漂亮的宮殿裏,仆役們侍候在他周圍。悅耳的歌曲送進他的耳朵。他已被邀請到了仙子的仙宅。在木管樂器和豎琴的伴奏下,弦樂器奏出了優美的歌舞音樂的曲調:\x0d\\x0d\圓號吹出安塔爾主題。和舞曲結合在壹起。豎琴的華彩段,引出了單簧管上的仙子主題,和雙簧管上的安塔爾主題。最後,音樂又回到慢板,再現了描繪帕米拉廢墟的引子主題。它描寫安塔爾從夢中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