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廣州碧桂園英語俱樂部官方網站
何祖光老師(Tonie)是壹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是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級知識份子,他常常說必須感恩社會,回報社會。
何祖光老師(Tonie)74歲,是廣碧業主中的名人,他的聞名並非是歌星、演員,而是他的品格和無私奉獻精神,感動著身邊的每壹個人。他像松樹的風格,把自己的壹切獻給社區。他自己出資建立廣州碧桂園社區托力工作室網站。他是五十年代的知識分子,在那個親蘇聯年代,都是學俄語的。因此,他對英語也不是很專業,但為了這些英語愛好者,他把英語俱樂部當作自己的家。他就是我們俱樂部的家長、俱樂部的支柱、俱樂部的聯系人和守門人。有很多會員雖然出國了,但也經常發E-mail,發相片給何老師,雖然他們身在國外,心還是在祖國,心系著英語俱樂部。主要原因就是這個俱樂部有壹位關心他們的兄長和慈父般地老人在守護這個精神家園。
如旅居瑞典的海外會員李維霞(Anna)給何祖光老師的信中所說:“親愛的Tonie ,您好,跟妳通過電話後我又壹次被您積極的人生觀深深地感動,我想這是上帝賜予您的寶貴的品格與精神,您總是用您平實的語言和樂觀的態度去引導和感染我們這些孩子們…….。 我移民兩年的深深感受就是:哪裏有爸爸媽媽,哪裏才是真正的家!”是的,何祖光老師(Tonie)像壹位慈父和兄長壹樣關心每壹位會員。特別對海外會員的關心,更是無微不至,讓他們有壹個家的感覺。還記得會員Amy要去澳大利亞留學進修,何老師約我們幾位會員飲早茶,為她送行,而且還鼓勵她的爸爸,參加英語班的培訓和參加攝影活動。
當英語俱樂部的發起人斯文(Romance)要去美國進修壹年,何老師為她趕制了壹張有關俱樂部活動的視頻光碟,令她深受感動。雖然Romance現在身在澳門工作,但還是很關心俱樂部的工作,甚至在百忙中自己駕車從澳門趕來參加何老師的生日聚會。又如旅居英國倫敦的蔡虹冰(Iris)獲得英國華人“木蘭獎”殊榮的報導;來自希臘的
Adonie和Sofin發的新年祝福;來自旅居德國的Sally,發來她在國外幸福快樂生活的照片和感受;還有旅居澳大利亞的Amy的學習生活近況都由何祖光老師親自加工上傳網上。總之,為海外會員提供交流平臺,讓她們充分發抒遊子思鄉之情。使這些海外會員親切感受到,她們雖然身在國外,沒有忘記英語俱樂部,英語俱樂部也沒有忘記他們,雖然大家沒有血緣關系,但是都熱愛這樣壹個快樂、溫暖的大家庭。
何祖光老師(Tonie)十年守護著英語俱樂部,為英語俱樂部每期的活動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拍照片、制海報、整理主持人的相片和資料、為每篇英文資料找人翻譯和審核等等,都是親力親為。
特別令我難忘的是何祖光老師(Tonie)為倆位小會員,安排了壹次主題活動。親自為他們拍海報照片,找資深的會員壹對壹輔導,親自過目他的幻燈片,這就是他文章所寫的“雨露滋潤禾苗長”。何祖光老師不僅僅長期主持俱樂部的工作,而且對社區創文明活動做出傑出貢獻。他親力親為組織了六期的《迎亞運,學英語》免費培訓班。參加培訓的業主約二百多人,促進廣碧業主掀起學英語的熱潮。
何祖光老師(Tonie)是74歲老人,而社區每次舉行的重大活動,他都帶動英語俱樂部的會員參加,如社區聖誕節晚會,同慶廣碧十周年大型晚會等等。而且他不顧年老身有重病而忙個不停。最令我感動的是,盡管他患病在外地療養,也帶著手提電腦,堅持為網站工作。他樂觀地面對疾病,真是傲然屹立不老松,他是廣州碧桂園德高望重的壹位長者,他是壹位無私奉獻者,他是我們的楷模。
來自南方報業網
南都訊記者許曉蕾 18日淩晨,壹位十年如壹日服務社區公益事業,甚至身患癌癥也堅持做義工,義務負責廣州碧桂園業主英語俱樂部的75歲老人———Tonie(何祖光)不幸去世。作為小區公益名人的Tonie深受業主尊敬和喜愛,逾百名廣碧業主在論壇上自發悼念他,寫下對他的思念和悼唁,並制作成音頻,送往4月22日的追悼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