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暑期出遊為什麽很多人“水土不服”?

暑期出遊為什麽很多人“水土不服”?

2018年8月21日報道,暑期雖至尾聲,熱門的海島遊、草原遊、西北遊的團費依然堅挺。舟車勞頓,加上溫差、睡眠不足以及飲食不習慣等原因,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據統計,超過六成的遊客出現過“水土不服”,最常見的就是拉肚子、感冒和上火。

海島遊

女孩帶防曬丸去海邊度假

嚴重曬傷

小艾讀大三,4天前和幾個好友去海邊度假。向來不喜歡塗防曬霜的小艾,提前代購了幾盒日本的防曬丸和美白丸。出發去海灘前,其他人都塗上了防曬霜,只有小艾吞了壹顆防曬丸就出了門。五六個小時曬下來,小艾的臉、脖子、背部曬得通紅。不久,曬傷的地方開始脫皮,火辣辣地痛。

18日,小艾提前結束行程,到武漢市第壹醫院皮膚科就診。皮膚科主任醫師曾憲玉接診後告訴她,曬傷的皮膚經過治療,用不了多久就會好轉,但曬黑的皮膚想要白回來,需要很長時間。

醫生提醒:

水會大量反射紫外線,

更容易曬黑曬傷

曾憲玉表示,口服防曬丸或美白丸具體成分並不清楚,對能否達到其宣傳的防曬效果無法評價。目前皮膚科醫生公認的防曬手段還是打傘戴帽和塗擦防曬霜。

“夏天在水邊或是水中玩耍,比陸地上更容易被曬黑曬傷。”曾憲玉說,每年暑期都會接診不少海邊旅遊歸來的曬傷患者,這是因為水會大量吸收和折射紫外線。很多人曬了壹天回來,喜歡敷補水面膜或是塗抹蘆薈凝膠來修復曬傷的皮膚,這是錯誤的,會加重過敏反應。正確的方法是:用冷水濕敷15-30分鐘,外塗爐甘石洗劑。

曾憲玉提醒,海濱城市最多的是海鮮和熱帶水果,最容易引起腹瀉和過敏,臨行時包裏要帶上止瀉藥和過敏藥。吃海鮮要蒸熟蒸透,吃前嚼幾瓣生蒜,吃時蘸點醋。

西北、草原遊

8歲男孩頓頓吃羊肉

腹瀉不止

8月初,爸爸媽媽帶著8歲的壯壯壹起去大西北看沙漠、騎駱駝。蘭州、西寧、敦煌……壹路走下來,手抓羊肉、烤羊排、孜然羊肉換著吃,開始幾天,壯壯晚上還要去當地的美食街嘗鮮消夜。

第5天是去寧夏的沙坡頭,壹路上,他不停地說肚子疼要上廁所。好不容易到了景區,壯壯已經開始拉水樣便,半小時就弄臟了兩條褲子。擔心兒子拉脫水,媽媽趕到當地醫院。醫生看診後,診斷為急性腹瀉。經過對癥治療,壯壯的腹瀉止住了,壹家人卻沒了玩的興致。

半個月前,7歲的果果跟著爸爸去內蒙古草原,大口吃肉,大口喝奶茶,第3天就又吐又拉,還發起了高燒。

醫生提醒:

到新地方先別慌著

“嘗鮮”當地美食

“拉肚子是旅途中最常遭遇的事情,幾乎壹半以上的人都中過招。”武漢市普仁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方向明說,“水土不服”是引起“旅遊者腹瀉”最主要的原因。他解釋,舟車勞頓易疲勞,加上飲食不習慣、氣候和時差的變化等因素,抵抗力大大下降,很容易感染腸道細菌引起腹痛腹瀉,尤其是腸胃功能脆弱的小孩。

方向明建議,到了新地方,先別慌著嘗鮮當地美食,先選擇自己熟悉的食物吃,給腸胃2-3天的適應期。黃連素對付拉肚子最有效,最好帶上。草原上的飲用水大多鹽堿含量較高,遊客最好買礦泉水喝。西北和草原氣候幹燥,要多喝水,每天吃1-2個水果。唇膏、護膚霜和面膜必不可少,還可帶小瓶橄欖油滋潤皮膚。

山區遊

老人山區避暑歸來

右腿酸痛難忍

7月中旬,74歲的肖奶奶和親朋壹起去貴陽避暑,同行的4個老人在當地定了1個月的民宿。剛玩完黃果樹瀑布,當晚肖奶奶突然感覺右小腿酸痛不已。以為是連續幾日爬山勞累所致,也沒在意,沒想到幾天後不適就蔓延到整條右腿。

肖奶奶強忍著疼痛,沿途試遍了膏藥敷貼、止疼藥,沒想到疼痛變本加厲,每天寢食難安。20日壹早,剛剛回漢的肖奶奶找到武漢腦科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疼痛門診。劉會全醫生問診後認為,肖奶奶避暑的城市環境低溫高濕,沒有保暖很容易受涼,出現血管痙攣缺血缺氧癥狀,遊玩後的勞累讓病情雪上加霜。

醫生提醒:

註意雙腿保暖,

鞋子裏墊個衛生巾

去涼爽的城市如貴州、恩施、神農架等地避暑,已成為武漢人暑期的熱門選擇。劉會全提醒,山區溫度低、空氣潮濕,蚊蟲較多,除了穿長袖長褲出行,還要帶上風油精、驅風油等藥。尤其是老人,要註意防寒保暖。進山前,提前了解天氣,輕裝上山;最好穿球鞋、旅遊鞋、戶外鞋等平跟鞋,如果徒步行走,最好穿高幫的戶外鞋。記得在鞋子裏塞個加厚的衛生巾,既能吸腳汗,也能讓腳底板不疼。

爬山很消耗體力,大量出汗時,電解質丟失很厲害,爬山前最好自制糖鹽水帶著。頭天把水燒開後,裏面放點鹽和糖,壹個礦泉水瓶裏放2-3克,微微有點甜鹹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