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在甘肅省平涼市。
崆峒山,是絲綢之路西出關中之要塞,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自古就有“中華道教第壹山”之美譽。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裏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於望駕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間,垂直高度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總面積83.6平方千米。
崆峒山峰眾多,有大小山峰數十個。最高峰為香山,海拔2123米;主峰是馬鬃山,海拔2025米,疊居於五臺之上;東、西、南、北、中五臺,中臺突起,諸臺環列,形似蓮花。中臺是崆峒山的中心,海拔1894米,地勢平坦寬廣,視野開闊。
崆峒山植物資源
崆峒山擁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已知的植物有1000余種,其中蕨類植物21科18屬30種,裸子植物6科9屬15種,被子植物97科397屬703種。古樹名木有紫果雲杉、油松、圓柏、五角楓、遼東櫟、大果榆、絲棉木等近60種。招鶴堂孔雀柏和鳳凰嶺“千年華蓋”兩棵樹的樹齡雖都在千年以上,但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由於不同氣候條件的輔佐,崆峒山形成了天然的百花園,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放養蜂群,成了隴東最廣闊的蜜源基地。這裏還是天然的藥源寶庫,野生的高檔藥材有上百種,馳名中外的當歸、天南星、七葉壹枝花、槲寄生、鐵棒槌、中寧枸杞等廣為分布。崆峒山不僅有豐富的高等植物,菌類植物也很多,蘑菇、猴頭、木耳、靈芝等都有生長,每年夏秋是菌類的盛產期。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崆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