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兇獸:混沌、窮奇、梼杌、饕餮。
1、混沌
混沌,也作混沌,或渾敦,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兇獸之壹,最原始的混沌形象出自《山海經·西次三經》的“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識歌舞,實為帝江也。”,這裏的混沌和傳說中魔獸的形象很壹致了,後因秦焚書,上古的各路神靈很多壹下子都從中國文化史上失蹤了,混沌也不能例外。
2、窮奇
窮奇,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兇獸之壹,主要記載於《山海經》中,據《山海經·海內北經》記載,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壹雙翅膀,喜歡吃人,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壹頭兇惡的異獸。
3、梼杌
梼杌,別名傲狠,是中國神話中上古時期的四大兇獸之壹。據《神異經》記載,梼杌是生活在偏遠西方的怪物,它體格像老虎而毛類犬,毛很長,臉有點像人,腿有點像老虎,嘴巴長有像野豬壹樣的獠牙,尾長丈八尺,在西方稱霸,能鬥不退。
4、饕餮
饕餮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壹種想象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因為他太能吃,以至於把自己的身體都吃掉了。它只有壹個大頭和壹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麽吃什麽,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它是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饕餮傳說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山海經·北山經》有雲:“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麅鸮,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裏說的麅鸮即是指饕餮。
因為面相兇猛恐怖,又行饕餮惡名,此獸在中國文化與藝術演變中的蹤跡幾乎無從尋覓。西周中期,盛行了幾百年的動物紋飾突然退出了青銅器裝飾主紋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