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
.“二泉”惠山泉又稱陸子泉,天下第二泉,相傳經中國唐代陸羽品題而得名,位 於江蘇省無錫市西郊惠山山麓錫惠公園內。 是無錫市的壹處遊覽勝地,全稱“天下第二泉”。以壹潭絕妙的泉水吸引四方遊客。當年阿炳經常在此操琴賣藝。此曲以景抒情,描寫了詩壹般優美、恬適的意境,樂曲靜如潭水又湧似山泉,冥思伴以泉聲,動人心弦。至於其中所表達的是何種思緒,任聽者自去體會。此泉***分上、中、下三池。泉上有“天下第二泉”
《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國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代表作。作品於20世紀50年代初由音樂家楊蔭瀏先生根據阿炳的演奏,錄音記譜整理,灌制成唱片後很快風靡全國。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壹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曾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阿炳(1893—1950),原名華彥鈞,民間音樂家。江蘇無錫人,正壹派道士。曾壹度淪為街頭流浪藝人,飽受苦難,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刻苦鉆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並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壹生***創作和演奏了270多首民間樂曲。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三首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三首。其作品滲透著傳統音樂的精髓,情真意切,感動人心,充滿藝術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