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富士16-55和16-80怎麽選?

富士16-55和16-80怎麽選?

富士16-55和16-80怎麽選?

富士XT3,不知道在16-55和16-80之間怎麽選擇,求各位大佬指點!

富士16-55mmF2.8,幹活賺錢用的鏡頭

富士16-80mm,高品質的 旅遊 鏡頭

妳好,我談談我的看法:

壹、如果妳偶爾需要拍攝壹個星空的話,那麽,16mmF2.8可能對妳還是有壹定用處

只是,說實話,買APS機身熱衷於星空攝影的人,那是少之又少。

何況,現在的華為手機拍攝星空的效果也基本上夠了。

APS機身拍攝星空的效果,並沒有比華為手機好多少,至少在手機屏幕,ipad品牌和普通電腦屏幕上,其實看不出有什麽區別的。

妳別以為我瞎說,我每年都要帶學員去拍攝星空,每年都會有新的感受,我可不是老古董。

二、16-55mm,比正常的16-50或者15-45mm的光圈大了壹些

但是,說實話,千萬不要小看了16-50或者15-45mm這樣的套頭,其實,這些套頭成像質量真心很不錯的。

單獨講成像質量,並沒有足夠的誘惑力升級到16-55mm的了。

三、16-55mmF2.8,其實這是幹活賺錢的鏡頭,是養家糊口的鏡頭,並不適合攝影愛好者

可是,幹活賺錢,養家糊口,說實話,其實更應該選擇全畫幅機身。

比如說,妳可以買個索尼A7M3,同時配備壹個索尼A6400,哪怕妳其實更喜歡用索尼A6400幹活,但是妳也要用索尼A7M3去給客戶報價,對吧?

這是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

當然,也有任性的人用富士XT3幹活,這就註定要遭受壹些歧視,多浪費壹些口舌。

如果妳確實是幹活賺錢,養家糊口,那麽,16-55mm,還是買吧!

四、16-80mm,這是壹個高質量的 旅遊 鏡頭,其實也是壹個很實用的視頻攝像鏡頭

就視頻攝像的幹活賺錢來說,其實這個也很實用。

作為拍照的幹活賺錢來說,稍微差點意思。

綜上所述,如果妳是為了攝影攝像的幹活賺錢,那就16-55mm。

如果妳是自己玩,旅行攝影為主,記錄生活和日常,那就16-80mm。

如果資金充足的話,或者沒有特別的目標的話,首選富士16-80,即XF16-80mmF4 R OIS WR。主要原因在最低焦距壹樣的情況下,更長的焦距可以拍到更遠的內容,可以方便用戶使用。另外XF16-80mmF4 R OIS WR擁有更多用戶關心的參數。富士16-55的全稱是富士龍鏡頭XF16-55mmF2.8 R LM WR,富士16-80的全稱是富士龍鏡頭XF16-80mmF4 R OIS WR。

參數表現:富士16-55

參數表現:富士16-80

有以下靚點:

1. 旗艦型標準變焦鏡頭,優秀的光學設計可呈現優秀的圖像質量。為實現優質的圖像質量,采用12組17片結構的標準變焦鏡頭配備了F2.8的固定大光圈。鏡頭表面的整個區域采用了Fujifilm HT-EBC(高透光率電子束鍍膜),確保了鬼影和鏡頭眩光能夠受控制,從而呈現出明亮、清晰的圖像。這款鏡頭在與具有調整優化器**(LMO)技術的X系列相機機身*結合在壹起後,進壹步提高了鏡頭的性能。LMO可以修正衍射***,即便在使用小光圈,也可以呈現出邊緣與邊緣之間具有高清晰度的圖像並創建出逼真的立體效果。

2. 采用線性馬達,高速、安靜的自動對焦。通過減少對焦鏡頭的重量,安裝雙重線性馬達以實現了高速、安靜的AF。 將這款鏡頭與具有相位檢測AF功能的X系列相機機身*4組合後,可實現0.06秒的超快速AF,讓拍攝照片更舒適。再加上幾乎靜音的快門聲,在安靜的地點拍攝照片時便可以不被察覺到。

3. 全天候、防塵,最低可達-10℃的低溫操作。將鏡筒各部分密封後,鏡頭便具有全天候密封性能,可防塵並可在-10°C下低溫運行,使其成為具有同樣保護級別的FUJIFILM X-T1的理想搭檔。

富士龍鏡頭XF16-80mmF4 R OIS WR簡介:

富士龍XF16-80mmF4 R OIS WR鏡頭在16-80mm焦距範圍內擁有最大F4的恒定光圈(相當於35mm格式中的24-122mm)。此鏡頭在整個變焦範圍內擁有最近875px的拍攝距離,最大拍攝放大倍率為0.25倍。小巧緊湊的鏡頭僅重440g,比相當於35mm格式全畫幅系統的鏡頭輕約40%。安裝到X-T3後,該套裝僅重979g和823g;與X-T30搭配使用時,它是您理想的旅行搭檔。全新的標準變焦鏡頭擁有6.0檔OIS光學防抖,這意味著您可以在夜景或室內等各種情況下舒適地進行拍攝,無需擔心相機抖動。

有以下靚點:

1. 出色的圖像品質。該鏡頭具有12組16片,包括三片非球面鏡片和壹片非球面ED鏡片。非球面鏡片以高精度進行控制,以減少球面像差和畸變,可以在整個畫幅中實現高水平的圖像清晰度。使用非球面ED鏡片作為OIS光學防抖鏡頭,將抑制圖像防抖帶來的像差波動。此外,此鏡頭在整個變焦範圍內擁有最近35 cm的微距拍攝距離。此鏡頭具有極低的呼吸效應,非常適合拍攝視頻。

2. 采用小巧輕便的 時尚 設計,操作性能出色

小巧的5倍變焦鏡頭重量僅為440g,具有卓越的便攜性。此外,總長度為88.9 mm,非常小巧,比全畫幅系統同類5倍變焦鏡頭輕約40%。外部的金屬元素打造出壹種 時尚 的感覺,增加了質感和耐用性。變焦環、光圈環和對焦環具有合適的扭矩,操作感更佳。

3. 強大的OIS光學防抖。它擁有最強大的OIS光學防抖性能,相當於6.0檔,基於CIPA測試標準。當相機固定到三腳架或平移時會自動進行檢測,並做相應調整。

4. 快速、無聲的自動對焦。該鏡頭使用內部對焦AF系統,可驅動更小、更輕的對焦元件。該款鏡頭采用步進馬達(以其靜音操作和準確性而著稱)進行自動對焦,可實現快速、安靜的自動對焦。

5. 先進的結構。該鏡筒在10個位置進行了密封,防滴防塵,可在低達-10°C的溫度中工作。配合同為全天候無反數碼相機,如X-Pro2、X-T1、X-T2、X-T3和X-H1搭配使用,允許您在小雨天或室外粉塵環境中也可安心地進行拍攝。

綜合來看,富士16-80擁有更多優勢,如果資金充足,可以優選富士16-80,當然55也不錯。

買1680還是1655?

1680的6檔防抖看起來不錯,但又感覺1655的大光圈很贊讓我來介紹它們的優缺點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鏡頭的外觀,作為富士的第二款大三元鏡頭,鏡頭的專業範兒十足。鏡身依舊是富士經典的亞光黑。大面積的變焦環可以說是鏡頭的壹個特色。除此以外,鏡頭的XF ZOOM標識也很好的展現了鏡頭的特質,紅色的襯底也頗為好看,給黑色的鏡身增加了壹分色彩。

新款16-55mm F2.8鏡頭擁有等效24-84mm的焦距,鏡頭焦距中覆蓋了頗多的實用焦段。同時,F2.8的恒定光圈也保證了鏡頭的暗光適用性和良好的淺景深效果。而這也是為什麽全幅鏡頭上24-70mm這樣的鏡頭非常受歡迎。富士的16-55mm F2.8其實就是富士XF系列鏡頭中的24-70,只是APS-C畫幅的緣故,為了等效焦距必然實際焦距會短壹些

富士膠片宣布小巧輕便的5倍變焦鏡頭“富士龍XF16-80mmF4 R OIS WR”將加入X系列數碼相機可換鏡頭產品線。該新款鏡頭在16-80mm焦距範圍內擁有最大F4的最大光圈值(相當於35mm格式中的24-122mm)。 此外,該鏡頭在整個變焦範圍內擁有最近35 cm的拍攝距離,最大拍攝放大倍率為0.25倍。小巧緊湊的鏡頭僅重440g,與相當於35mm格式全畫幅系統中同類的鏡頭相比,輕約40克

XF16-80mmF4 R OIS WR是5倍標準變焦鏡頭,包含12組16片鏡片。其中包含三組非球面鏡片,以及壹片非球面ED鏡片,可有效控制球面像差和畸變。其內對焦AF系統*1使用步進馬達*2驅動的鏡片對焦組,可實現快速、安靜的操作。功能強大的OIS具有6.0檔的有效防抖校準能力,擴展了鏡頭的拍攝場景。

該鏡頭在外觀設計上增加了金屬元素,展示了產品的出色質量和耐用性。變焦環、光圈環和對焦環的設計旨在實現優異操作性和用戶舒適度。該鏡頭具有防滴防塵設計,可在低達-10°C的溫度中工作。

通過以上論述個人觀點富士16-80鏡頭還是不錯的

這個話題,要是壹鏡走天涯,請選擇18135,55和80差四五步路的差距,但是135就不壹樣了!防抖也不錯;

如果要畫質,請選擇1655,紅標鏡皇,2.8的光圈真心棒,缺點當然也是短;

1680,買過的人都後悔,除了防抖,還有什麽優點?畫質和1855好壹點,拍視頻ISO亂跳,真心最差選擇

樓主您好!16-55 2.8是本人正在使用的鏡頭,優點:成像畫質優異,大光圈,對焦迅猛,經典焦段(等效全副24-82),缺點:貴,重,無防抖;16-80新出的頭,沒用過,不太好評價,定位應該是壹顆高質量且相對便攜的 旅遊 頭,素質應該也不錯。所以根據實際使用經驗的話,只能發壹些16-55拍的圖供樓主參考壹下!

這個是16 80拍的,這個鏡頭有防抖,機身看是什麽,xh1的話16 55沒問題,機身xt3就要考慮了。看是視頻多還是拍照多,xt3大部分沖著視頻和顏值來的,我就是。xt3機身沒有防抖,視頻這個頭有幫助。但是出片真的肉,我其余都是定焦,只要定焦用到2個頭,拍照不想用16 80。不過拍照創意靠構圖的話,這個頭的焦段還是很好的,適合 旅遊 價視頻。帶著三腳架,不著急,安心想創作,還是定焦頭。

不考慮定焦配置就選1655,考慮補大光圈標定就1680,只是作為焦段補充平時很少用,主力是大光定,那就像我壹樣買個1855 2.8-4足夠了

當然16-55F2:8啦,還用說嗎,壹分錢壹分貨9分錢難買十分貨,這是真理。

1655鏡頭如果拍廣角,16mm也不夠廣,拍人像和夜景,apsc的2.8光圈也不夠大,而且這些的代價是更大更重還貴3倍。所以如果拍攝目標明確,能舍棄壹端的話不如1855+56f1.2或14f2.8,同樣的事能做的更好。

看妳自己個人選擇了,不過壹般人都會選前者,後者雖然多出來壹點焦距,可是基本也沒啥用、前面能幹的後面也能,前面不能的後面也壹樣不能、非高端鏡頭,還有就是看妳腰包鼓不鼓,鼓的話果斷上牛頭鏡頭不會差的,少走彎路沒毛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