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草字頭壹個凡是芃字。
釋義:
1、活力,生命力,勇敢和積極進取,健康健壯。
2、古書上說的壹種草。
3、植物茂盛的樣子,芃芃(草木茂美的樣子;健壯;健旺)。
出處: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詩鄘風載馳》芃芃秋麥盛,苒苒夏條垂。——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張岐州》。
芃在康熙字典中的意思:
申集上艸字部芃,康熙筆畫:9,部外筆畫:3。
《唐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篷。《說文》草盛也。《詩鄘風》芃芃其麥。《傳》麥芃芃然方盛長。
又《詩小雅》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傳》芃小,獸貌。《註》芃,尾長貌。
又草名。《山海經》成侯之山,其草多芃。
又《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音馮。義同。
又《唐韻古音》讀凡,引《說文》雲芃,從艸凡聲。
芃的例句:
1、小菜園美極了!芃芃鮮嫩的蔬菜把田地遮得嚴嚴實實,西紅柿打著嘟嚕,辣椒紅得像火,黃瓜綠得要滴下來。成群的小蜜蜂,低聲哼著小曲兒,對對蝴蝶在金黃的菜花上翩翩起舞。
2、夏日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妳看荷塘深處的碧波中,淩波仙子們在微風中時而隱現,時而上升,她們身著粉裳翠裙飄逸著向人們翩翩起舞。芃芃的植物裝點著這個美好的世界。
3、夏天,芃芃的草木,冬青樹的葉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樹枝繁葉茂,給人們撐起了壹片濃濃的綠陰。
4、外婆家的後面有壹片竹林,芃芃的竹林中翠綠極了。竹子密得像永遠穿不透的天空,壹直沒有盡頭;數也數不清的高聳入雲的山;竹葉落到了地上就變成了翠綠色的地毯。小雞和母雞有時會到竹林裏來覓食,或者是來這裏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