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相濡以沫”的含義是什麽?

“相濡以沫”的含義是什麽?

“相濡以沫”是壹個漢語成語,原意是指在困境中的魚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濕對方的身體。後用來指夫妻感情,也可用於朋友之間,比喻同在困難的處境裏,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相:相互;濡:沾濕;沫:唾沫。

“相濡以沫”出自於《莊子·大宗師》,原文如下: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白話譯文

泉水幹涸了,魚兒困在陸地上相互依偎,大口出氣來取得壹點濕氣,以唾沫相互潤濕,不如在江湖裏彼此相忘而自在。與其贊譽唐堯的聖明而非議夏桀的暴虐,就不如恩怨兩忘而與大道化而為壹。

擴展資料:

《大宗師》是《莊子》壹書中的壹篇,《莊子》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

“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師”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的老師。誰夠得上稱作這樣的老師呢?那就是“道”。

大宗師是指莊子思想中總合道宇宙生成意義的觀念,意為開創、傳授道理,有成就又受人尊崇的老師。莊子認為自然和人是渾壹的,人的生死變化是沒有什麽區別的,因而他主張清心寂神,離形去智,忘卻生死,順應自然。這就叫做“道”。

簡而言之,莊子所秉承的觀念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與“相濡以沫”含義相近的詞語有:同舟***濟、風雨同舟、以沫相濡、同甘***苦、生死與***。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相濡以沫(漢語成語),百度百科-大宗師(中國哲學、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