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什麽是軟弱土地基?

什麽是軟弱土地基?

軟弱土是指淤泥、淤泥質土和部分沖填土、雜填土及其他高壓縮性土。這類土的物理特性大部分是飽和的,含有機質,天然含水量大於液限,孔隙比大於1。當天然孔隙比大於1.5時,稱為淤泥;天然孔隙比大於1而小於1.5時,則稱為淤泥質土。這類土的抗剪強度很低,壓縮性較高,滲透性很小,並具有結構性,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和內陸江河湖泊的周圍,是軟弱土的主要土類,通稱軟土。壹般具有下列工程特性:(1)含水量較高,孔隙比大。壹般含水量為35%~80%,孔隙比為1~2。(2)抗剪強度很低。根據土工試驗的結果,我國軟土的天然不排水抗剪強度壹般小於20kPa,其變化範圍在5~25kPa;有效內摩擦角約為20°~35°;固結不排水剪內摩擦角12°~17°。正常固結的軟土層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往往是隨距地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每米的增長率約為1~2kPa。加速軟土層的固結速率是改善軟土強度特性的壹項有效途徑。(3)壓縮性較高。壹般正常固結的軟土的壓縮系數約為α1-2=0.5~1.5MPa-1,最大可達α1-2=4.5MPa-1;壓縮指數約為Cc=0.35~0.75 (4)滲透性很小。軟土的滲透系數壹般約為1×10-6~1×10-8cm/s (5)具有明顯的結構性。軟土壹般為絮狀結構,尤以海相粘土更為明顯。這種土壹旦受到擾動,土的強度顯著降低,甚至呈流動狀態。我國沿海軟土的靈敏度壹般為4~10,屬於高靈敏度土。因此,在軟土層中進行地基處理和基坑開挖,若不註意避免擾動土的結構,就會加劇土體變形,降低地基土的強度,影響地基處理效果。(6)具有明顯的流變性。在荷載作用下,軟土承受剪應力的作用產生緩慢的剪切變形,並可能導致抗剪強度的衰減,在主固結沈降完畢之後還可能繼續產生可觀的次固結沈降。 軟弱土地基處理方法主要有換填墊層法、預壓法、強夯法和強夯置換法、振沖法、砂石樁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樁法、夯實水泥土樁法、水泥土攪拌法、高壓噴射註漿法、石灰樁法、灰土擠密法和土擠密法、柱錘沖擴樁法、單液矽化法和堿液法。各種地基處理方法適用範圍及原理等請參考《建築地基處理技術規範》JGJ79-2002。

參考資料:

地基及基礎(第三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