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鄉射禮的簡介

鄉射禮的簡介

第壹番射側重於射的教練。

司射將挑選出來的六名州學弟子搭配成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即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壹名。司射先為三耦作射儀的示範:先將左足踩到射位符號上,面朝西,再扭頭向南,註視靶心,誌慮專壹,再調整步武,最後開弓射箭。示範畢,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按照司射的指教,上射先射,下射後射,如此輪流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接著,次耦、下耦上堂,如法比射。由於第壹番射是習射,所以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

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要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

參加者除三耦之外,還有主人、賓、大夫和眾賓。主人與賓配合為壹耦,主人擔任下射,以示謙敬;同理,身份較高的大夫 ,也都與士壹壹配合為耦。先由三耦比射。射手像第壹番射那樣,輪流開弓射箭。如果射中箭靶,工作人員要“釋筭”,就是放壹支?籌到地上計數。三耦射畢,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大夫與士配合成的耦、眾賓之耦先後上堂比射。比賽結果公布後,勝方射手要脫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則穿上左衣袖,脫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松開。各耦射手先後上堂,負方射手站著喝罰酒,然後向勝方射手行拱手禮。

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相同,只是增加了音樂伴奏。

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演奏得均勻如壹。只有應著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才抽出算籌計數;否則,即使射中也無效。第三番射的比賽結果公布後,各耦射手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並向勝方射手行拱手禮。三番射至此結束。

旅酬是射禮的余興節目,堂上堂下的賓客遍飲酬酒,音樂或間或合,歌奏不已,盡歡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