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我在北京,想去內蒙古草原玩。哪位能推薦壹下路線

我在北京,想去內蒙古草原玩。哪位能推薦壹下路線

北京--內蒙古達裏諾爾自駕全攻略

這篇小文章記錄了2005年5月2日到6日期間,我在內蒙古達裏諾爾所看到與所經歷的事情,其中也包含了我的壹些小感想。

第壹天:北京-張家口-錫林浩特

5 點鐘,四輛車依次駛入八達嶺高速,路上車不多,我們在電臺的聯系下向張家口方向駛去。路上聊天時才知道,原來頭壹天晚上大家都沒睡踏實,看來所有的人對這趟旅行都非常的重視。7點30分到達張家口外環收費站,8點30分到達張北,裏程表顯示270公裏(我是從京開高速西紅門收費站開始計數的),這裏是我們在到達今天的目的地――錫林浩特之前的最後壹個加油地點。張北只有乙醇汽油,93號油4.01元/升,我加了不到20升,其他人加油的量也都差不多。

穿越無垠的草原與沙漠

9 點25分我們經過三號地收費站進入了內蒙境,視野開始變得極為開闊,路況更是好得出乎意料。陽光明媚的天空中白雲朵朵,路兩旁是壹望無垠的草原,遠處連綿起伏的山丘仿佛和天空連成了壹片,面前則是壹條向前不斷延伸並逐漸消失的公路,不論筆直還是婉延,都好象根本沒有盡頭。在目力所及的範圍內長時間的看不到除我們以外的人、車蹤影,經常是在爬上壹段坡路後,眼前豁然出現的是壹個又陡又長、落差非常大的下坡,放眼望去,在極遠的地方路面又再次向上爬升,使得中間的地段尤如深谷壹般。這時候沖下高坡的感覺就象坐過山車壹樣刺激,我們就在這波峰與波谷的起伏之間向前飛奔。打開車窗,陣陣涼風讓人精神振奮,如果問我當時的心情是什麽,那就是――想要飛翔!

10點45分,車隊通過哈畢日嘎收費站,休息、照相用去了15分鐘。從這裏開始,我們逐漸進入了北京沙塵暴的源頭――渾善達克沙漠。路旁的草原開始被巨大的沙丘所代替,沙丘上是壹叢叢的低矮植被。有風吹過的時候,會看到壹股股的沙塵掠過,在有些路段,沙丘已經逼近到路的兩邊,極少數已經覆蓋到了路面。路況逐漸變差,路面不時有大大小小的坑,我把車速降了下來,壹面註意著路況壹面前進。在通過桑根達來收費站30公裏左右後,路面開始見好,但自此之後很少有路段能夠與三號地到太仆寺旗這壹段的路況相比了。

12點30分的時候我們穿越了渾善達克沙漠到達灰騰梁收費站,這是到錫林浩特前的最後壹個收費站,我們在此休息了10分鐘。正午的太陽曬得大地壹片幹熱,簡直象夏天壹樣,大家都取笑自己還帶了那麽多衣服,當然兩天以後的天氣證明我們的衣服沒有白帶,這是後話。休息後繼續出發,壹個小時後在距錫林浩特市區還有20多公裏的時候,前方突然斷路,只能繞行旁邊剛開出來的壹條碎石路,我們猜測可能是老路太破或者其他原因已經無法維修,所以在旁邊開出了壹段新路,但還未完工。這段路大約有4-5公裏,是從山丘中剛剛開劈出來的,滿地都是大小不等的尖利碎石,而且不斷有大車通過,搞得路面沙土飛揚,有時候壹錯車就完全看不到車前方的東西了。我們生怕輪胎被紮壞或者拖了底,都掛著1檔壹點點向前蹭著走,這是我們5天行程中路況最差的壹段。

貝子廟和野狼燒烤

經過這段路的“洗禮”後,我們終於在13點50分到達了第壹天的目的地――錫林浩特,並在1924的壹位當地朋友的幫助下入住了“草原明珠賓館”。稍事休息並在壹家“蒙古包子王”吃了壹餐簡單的午飯後,我們前往錫市著名的景點――貝子廟參觀。貝子廟位於錫市市區西北方向的壹座小山上,是錫市的最高點,在這裏能夠看到錫市的全貌――市區四面環山,面積不大,且沒有高大建築,只有兩幢樓大約夠得上十層。正對著貝子廟的是中央大街,廟與大街中間是壹個廣場,然後壹條筆直的石階路通到山上。據資料記載,貝子廟是內蒙古四大寺廟之壹,始建於清乾隆八年,歷經七代活佛精修而成,耗銀174萬余兩。在貝子廟鼎盛時期,廟內供奉的佛像多達上千尊。廟內設有哲學部、醫學部、密教部、顯教部等黃教格魯派各學部,喇嘛最多時達1200多人。

從貝子廟回到賓館,大家都有倦意,畢竟在路上奔波了近十個小時,又在貝子廟轉了壹大圈,於是都回房睡了壹會。晚上9點左右的時候,大家在距離賓館三條街遠的野狼燒烤城再次聚齊,享受了壹頓非常地道的燒烤,連不怎麽愛吃羊肉的1890的大LD都覺得味道不錯,其他人更是大快朵頤。雖然點了各種烤串,但我覺得最好吃的還是經典的烤羊肉串,尤其是瘦肉串裏加上兩小塊肥油,別提多香了(現在想起來還流口水)。老大最後總結了壹下,大意是“吃火鍋涮來涮去最後還是涮羊肉片好吃,烤串烤來烤去還是覺得羊肉串最香”,確實說出了我們的心聲。另外這裏的肉筋並非咱們在北京吃的那種實際上也是羊肉的肉筋,而是名符其實的 “筋”,我們覺得應該是羊蹄筋串起來烤的。

第二天:錫林浩特-達裏諾爾-白音敖包

又行駛了壹段路程,遠處的山尖上隱約出現了傳說中用於風力發電的巨型風車群。隨著時間的推移,風車越來越近,也越來越清晰,我們終於在距離風車最近的壹處路邊停了下來。只見大片的風車群佇立在草原上,巨大的扇葉快速的旋轉著,無比的莊重威嚴。正當我們準備徒步前進的時候,1924已經按捺不住,回到他的伊蘭特上,壹馬當先向著草原深處開去。在第壹個吃螃蟹的帶領下,我們紛紛上車,壹起離開大路,開始在草原上奔馳。

美麗的達裏諾爾,我們來了!

又前進了幾十公裏,我們從壹條岔路右轉,上了環達裏湖的砂石路,向湖的南岸前進。路面由碎石與砂礫組成,間或有壹些體積較大的石塊或者較深的大坑,我保持二檔、時速30行駛,不時報著路況。這裏壓尾的老大通報“有壹個1924的親戚要超車”,我從後視鏡看到壹輛伊蘭特已經逐漸超越了後邊三輛車趕到了我左後邊。我壹時興起,加速、升檔。從左後視鏡能看到伊蘭特在後邊緊跟,我也毫不放松,保持60公裏的速度在石塊與深坑中左沖右突,只見後邊壹路塵土暴揚,幾分鐘後伊蘭特已經越來越遠。這次確實體會到了富康車良好的操控性,在路面不好的情況下對駕駛者的動作反應很靈敏,小範圍急打方向的時候能夠即靈活又穩定的完成動作,懸掛的舒適度也很合適,大部分情況下沒有特別巔簸的感覺。

就這樣開了幾十公裏,始終看不到水面,我們覺得不對,於是下車向兩個騎摩托車的當地人打聽,他們說我們走過了,應該在壹條小路右轉就可以到湖邊。大家向後轉,往回走了壹會兒,發現左邊有壹條岔路,1924先開了過去探路,結果開了沒多遠就報告“沒路了”。我們過去壹看,路已經消失在漫漫的沙地中,不知所蹤了。

大家都怕陷車,不太敢往前開,這時老大站了出來,說他感覺沙子不是很松,應該可以過,他先在前邊開進去試試。嘿,老大就是老大!老大開進去後,我們三輛車也依次跟進,老大在臺子裏叮囑我們跟車拉開距離,勻速行駛,不要猛加油也不要剎車,盡量壓著有草的地方走。我們依言前進,真有點如履薄冰的感覺。在幾處較軟的沙子上,已經能明顯感覺到前輪空轉了,好在車距都拉得比較遠,各車利用自身的慣性緩加油後都安全通過了。

上了壹個坡後,只聽臺子裏老大壹聲怪叫“我看見水啦!”,我們隨之壹片歡呼。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壹片無邊無際的遼闊水面,湖的對岸幾乎看不清楚,可見湖面之大。停好車,大家全拿著相機迫不急待的向湖邊走去,想看看傳說中群鳥飛翔的景色。在距離湖邊百米左右的距離時,地面已經非常泥濘,上面有牛群留下的足跡,但我們已經無法再往前進了。在我們的左側,有壹條壹百米多長的石臺伸到水中,看樣子是漁船的碼頭,於是我們上了石臺,來到盡可能接近水面的地方。

涼爽的微風吹過湖面,水波不停的起伏著,輕輕拍打著我們腳下的石臺。幾條小艇孤單的浮在水面上,遠處不時有白色和灰色的鳥掠過水面,有的落在湖裏,有的則沖上天跡。除了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整個的達裏湖畔壹片寧靜,令人心曠神恰。

沙地陷車,老婆孩子都不要了

在享受了湖畔的風景後,時鐘已經指向13點30分,大家決定返回北岸去品嘗達裏湖著名的華子魚。回程的時候,老大排第三,我排最後,這時候我犯了壹個嚴重的錯誤:由於已經走過壹回,我對路面的警惕性大大降低,以為不會出什麽問題,忽視了沙地行車的重要註意事項之壹:跟車不能太近。

在馬上就要走出沙地,距離砂石路還有大約三、四百米遠時,老大的車在壹個地方減速,事後我估計那不是老大故意減速,是那個地方沙子較軟的緣故。由於我跟車太近,老大的車減速時我下意識的點了腳剎車。這時老大的車已經通過了這個地方,我正好開到軟沙地上,自己的壹腳剎車無疑於雪上加霜,當時就感覺車速急劇下降,與我剎車的力度完全不相稱,馬上意識到情況不妙,踩住油門開始緩加油,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感覺到前輪空轉,車馬上就要停。我不敢降檔,因為壹摘空檔的話車肯定當時就停了,只好在絕望中加大了油門,但是我的努力沒有任何作用,車猛的壹頓,熄火停了。

我盡量讓自己平靜了壹下,重新打著火,掛壹檔,慢擡離合,大油門,發動機吼叫著,而車子只是稍稍有點晃動而已。離合器片不能總是半聯動著,於是試著向上輕擡了壹點離合,結果很幹脆:熄火。第二次打火,我讓大小 LD都下車,掛上倒檔,想用倒檔的更大扭距使自己擺脫困境,但這次嘗試依然是以失敗告終。這時大LD說她在後邊推車,我心想試壹下吧,但還是不行。

經過三次努力後,我不敢再試,壹是如果離合器片受到嚴重磨損的話更麻煩,二是我下車看了看,後輪下的沙地很平整,前輪下有沙坑,但也並不深,估計是因為沙子太軟所以打滑,但如果我再試的話,坑只會被前驅動輪刨得越來越深,所以最明智的辦法就是等待救援了。這時1924和肖華都下了車向我跑過來,而老大的車已經調了頭向回開了,估計是做好了拖車的準備。1924和肖華跑過來跟我說先推壹下試試,兩個人在車後壹邊壹個,在他們的幫助下,車子壹下就開了出來,這時我想停車拉上他們和大小LD,可是實在沒勇氣停下,壹溜煙的把車開到了沙地外面。

終於吃到了傳說中的華子魚

沿來時的砂石路回到北岸,路邊全是打著華子魚招牌的飯店,選了壹家門口有停車且看上去較幹凈的進去,開始點菜。這裏的華子魚有三種做法:幹炸、醬悶、家燉,我們每樣點了壹盤,每盤全是12條,合壹人壹條,又點了些其他的家常菜。幹炸華子魚最先上來了,仔細觀察,大小和形狀都象小黃花魚,但不是黃花魚那樣的壹塊塊的蒜瓣肉,顏色也不是特別白,微微有點發黃,吃在嘴裏感覺肉質較軟,確實挺香,但具體怎麽個好吃法用語言還真不太好表達(也可能是我表達能力比較差吧)。隨後又吃了醬悶和家燉做法的華子魚,各有各的味道,總的說來都不錯。魚吃完了,1924開始沾著魚湯吃餅,我看到後也嘗試了壹下,感覺還真不錯。另外我覺得家燉華子魚的湯味道最好,因為湯裏放了辣椒,好吃 ^_^

白音敖包,望山跑死馬

吃完魚已經下午3點多了,我們前往下壹個目標――白音敖包。沿路向前開了沒多遠,路邊停著壹輛被燒得面目全非的集裝箱式大貨車。再向前有壹個十字路口,這個路口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它是通往達裏諾爾周邊各景點的交通樞紐。路口左側有個叫“巴彥查幹”的加油站,從路口直行將到達克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和熱水塘鎮溫泉療養區,向右轉是著名的達裏湖曼陀山莊,向左轉就是去白音敖包、阿斯哈圖石林的方向。我們在此左轉,壹路狂奔60公裏後到達了白音敖包林場。

壹進白音敖包,路左側就有壹排紅房頂的建築,經過考查後我們決定就住在那裏。安排好住處已經4點多了,風越刮越大,氣溫開始明顯下降,大家不約而同的都加了衣服,然後向後山進發。轉過壹排房子,後邊是壹個小水泡子,水邊有杉樹和白樺,景色不錯。只是天色有點陰沈,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著天邊蒼白的夕陽,顯得格外的憂郁。

登上壹個小山坡,只見壹座高山就在眼前,似乎離得並不算遠,但據當地人講,想要爬到那座山上至少也得2個小時。在1924的號召下,我們決定去爬另外壹座更低也更近的山峰,可是在走了沒多遠之後,我們就發現這座看起來挺近的山也不是壹時半會能夠到達的,而太陽正在毫不遲疑的向山後落下,很快,夜色就會籠罩白音敖包。日落前我們也許能夠到達山峰,但摸黑返回原處對我們來說可能太過冒險了――連綿的山坡根本無路可尋,萬壹迷路的話,在山區寒冷的夜晚後果很嚴重,於是第二個計劃也被迫取消了。

回到住處,老大說他看了這裏的菜單,價格非常貴,於是我們決定拿出各自帶的食品來個聚餐。晚餐的內容著實豐富,老大還拿出壹瓶大二,大家邊吃邊喝邊聊,酒足飯飽,其樂融融。

第三天:白音敖包-阿斯哈圖石林-崗更諾爾-熱水塘鎮

感受壯麗的阿斯哈圖石林

我們在4日早晨8點10分出發,前往著名的阿斯哈圖石林。出白音敖包前有壹個防火檢查站,需要在那裏登記壹下,過了檢查站就進入了防火林區,室外壹律不得吸煙或使用明火了。

開了壹個多小時的公路後,右轉上了壹條砂石路,依然有大小不等的坑。快10點的時候,眼前出現了壹片連綿的山峰,隱約可以看到山頂上聳立的石林景觀,山腳下則是大片的蒙古包形成的建築群,在左側面向我們的山坡上有四個氣勢如虹的巨大漢字:蒙古大營。

這裏就是阿斯哈圖石林――世界著名的花崗巖景觀群。公園門口是壹個巨大的停車場,我們剛停好車,接連又來了N輛大小車輛,壹律全是京牌,看來北京來這裏玩的人還真不少。門票是100元壹張,停車費10元。我們12個人因為有三個小孩,經過討價還價最後買了10張票。現在園區裏已經不讓自駕車進入了,統壹坐公園的小金龍(門票中已經包含了車費)。

壹行十二個同伴,第壹次坐在了同壹輛車裏。小金龍在盤山的砂石路上蹣跚前行,經常是大轉彎加大陡坡,發動機在壹檔上嗚嗚的叫著往上爬。整個阿斯哈圖石林景區的面積相當大,分為4個相對獨立的景區,各區相距都不近,其中壹區是面積與規模最大的,阿斯哈圖石林最大型的巖石景觀基本都集中在這裏,比如月亮城堡、九仙女、別有洞天等。這些景觀分布在壹片非常廣闊的山野之中,最高的巖石高達20多米,從下面望去,平地突起、崢嶸險峻,非常壯觀,而且同壹座巖石,如果從不同的角度看,效果又會不同,極有趣味。站在山頂極目遠眺,群山層巒,天高雲淡,讓人覺得嗓子眼兒也粗了,喘氣兒也痛快了,就是壹個字:爽!

走到別有洞天的時候,我們幾個壹時興起,順著巖壁爬了上去,也算是體會了壹小把攀巖的樂趣。壹區的山背面是成片的白樺林,沿著小路在林間穿行,遠離人聲,享受片刻的幽靜,感覺象在另外壹個世界。壹來壹去間,我們僅在壹區就整整轉了2個小時,然後又乘車去了其他三個區。著名的“鯤鵬落草原”位於第三區,壹座巨大的花崗巖石,造型尤如壹只昂首挺胸的大鳥,傲視著面前的群山,其勢無比威嚴。

乖乖的大黃牛與壯觀的沙塵暴

大家在自己的車裏隨便吃了些東西後就開始往回返,我們的計劃是下午到曼陀山莊去看看,然後穿過經棚到達熱水塘鎮,晚上在熱水塘痛痛快快的泡泡溫泉,解解乏,睡個好覺。

上了柏油路,車速提了起來,但這時候風也起來了,而且越刮越大,中午還陽光明媚的天空漸漸開始變得昏黃,壹會的功夫儀表板上就蒙了壹層土,趕緊關上了車窗。再開壹會,已經能夠看到遠處尤如旋風般騰起的股股揚沙,天色更加昏暗,能見度也降低了很多,我們知道,這是遇上沙塵暴了。

前面我說過,國道公路經常是在上坡與下坡之間起伏,而內蒙的路況特點是上下坡的落差非常大,坡度也非常陡,這樣就在波谷的最低點形成了壹個風口,這壹小段風口的距離很短,但明顯風速很高。風從路的壹側吹向另壹側,猛烈的氣流帶著沙子從路面疾速的掠過,形成壹股大約有壹人多高,尤如水流般的黃色沙流。開車從沙流中穿過時,妳能夠清楚得聽到無數細沙擊打在車身側面密集細碎的“啪啪”聲,但只壹瞬間,車子穿過了沙流,聲音也就消失不見了。

壹路上,我們每經過壹個“波谷”就會聽到壹陣“啪啪”聲。直到接近白音敖包林場附近時,隨著路兩側樹木越來越多,沙塵也越來越小,這不由得令我們發出了“綠化真是重要”的感嘆。

沿路返回到巴彥查幹加油站補充了燃料,加油站的大哥提供了兩條信息,壹是看天氣會有雨,二是往曼陀山莊方向有壹個叫“牦牛泡子”的地方,鳥非常多,值得去看看。帶著這兩條信息,我們向牦牛泡子進發。

差點與牦牛泡子擦肩而過

離開加油站的路口向南,柏油路再次變成了砂石路。剛開出去不遠,前擋上出現了水滴,加油站大哥的預報真準,下雨了!雨不大,但空氣明顯的清爽起來。臺子裏響起老大的聲音:“現在是牦牛泡子拉力賽!”,壹句話鼓舞了大家的士氣,沖!後來聰明的老大又發現如果外側車輪壓著路肩走的話,會把巔簸減少到最小程度。當然那個破路並沒有明顯的路肩,所謂的路肩只是指路的最外側邊緣。

就這樣開了有20來公裏,左邊出現了大片的水面,但是路邊有護欄,根本過不去。我們下車向壹輛大拖拉機上的人打聽了壹下,說我們開過了,是在砂石的東側有壹條很窄的小路可以通到牦牛泡子的水邊。但是我們想了半天也沒能回憶起來的時候看到有什麽岔路,真是怪事。不管那麽多,先調轉車頭回去看看。我在前邊開著車,邊註意著路況邊觀察著右側,忽然間感覺右邊的草叢似乎有壹道小缺口,但壹晃就過去了,我趕快在臺子裏通報後邊的車註意觀察壹下。

後車停車查看後,確認那裏真的有壹條路,老大高興的說“這條路還真不顯眼,要不是瘦子看見我們就全開過去了,晚上給瘦子慶功!”我們依次進入,開進去後才發現這確實不是壹條路,只是因為有車走過,在草裏壓出了壹條勉強可以稱做路的通道吧,怪不得我們去的時候根本就沒發現呢。

車壹開進去,眼前就出現了壹片廣闊的水面,不時有飛鳥貼著水面飛翔,鳥鳴聲也不時的傳來。在草地與水面之間是壹片典型的濕地,濕地上面是相互緊挨著的壹個個的小草包包,草下面就是水,離水面越近,草包包們越稀疏。我們停下車,全都從草包包上往水面的方向走,壹步步的跨過去,就象走梅花樁壹樣,非常有意思。1924的LD在草包包上跑得飛快,真佩服她的平衡能力!

來到水邊,能夠清楚的聽到天鵝的叫聲了,老大拿出他的30倍望遠鏡開始觀鳥,我們當然也借光了。老大說這裏就應該是達裏諾爾的姊妹湖――崗更諾爾,面積大約是達裏諾爾的十分之壹,這樣說來,牦牛泡子應該是當地人給她的俗稱吧。大家都忙著照相,單人照、雙人照、三人照,照了個夠,然後每人坐在壹個草包包上來了個大合影。眼看天氣漸晚,我們決定起程去今天的目的地熱水塘鎮泡溫泉。

泡了個巨舒服無比的溫泉浴

晚6點30分我們返回到加油站那個重要的路口,這時候雨已經停了。十字路口的三個方向我們都已經走過了,就剩下經棚、熱水塘方向沒去。右轉40公裏後,我們來到了壹座大鎮子,我覺得這應該就是克旗政府所在地經棚了,到加油站問了壹下,果然沒錯。

去熱水塘鎮的路線是從經棚鎮的壹個小廣場左轉壹直走,這時天色已晚,路燈亮了起來。前面忘了說,錫林浩特讓我們特別不爽的是晚上路燈壹律不亮,所以我們都覺得在這壹點上經棚比錫林浩特要可愛得多,呵呵。

在經棚通往熱水塘的路上壹片漆黑,且經常有車輛在會車時不關遠光燈,晃得人什麽也看不到。壹路小心駕駛,來到熱水塘的時候已經晚上8點了,我們分頭去不同的賓館尋價,最後覺得離鎮口不遠的環保賓館檔次不低,價格也合理,又經過壹番討價還價,最後的價格是標準間100元送早餐,停車費10元。進去壹看,床是加寬的,29寸純平彩電,每個洗手間都是兩個大浴缸,而且設施看上去還都挺新,這個價格比鎮上同檔次賓館便宜了壹半還得多,性價比真是非常高。

在旁邊的飯館裏吃了壹頓家常菜,喝了1924買的酒,大家各回各屋開始享受溫泉。大浴缸裏放滿熱水,找個最舒服的姿勢躺進去,熱氣把人蒸得滿頭大汗,真叫壹個痛快!泡夠了沖個熱水澡,舒舒服服的蓋上又軟又厚的被子,幾分鐘的功夫我就睡著了。

第四天:熱水塘鎮-塞罕壩將軍泡子-塞罕壩機械林場

到了經棚,在山腳下的壹個大加油站加了油,1924問了路,說是沿著小廣場向南壹直開就行了。

這壹段的路況也相當好,但是山路彎多,大上大下的。開出二、三十公裏後,右側有壹條岔路,我們看了壹下路標後拐了進去,這時候雨已經停了。十公裏後翻過壹個大坡,眼前出現了壹條特別漂亮的林蔭小路,路兩邊是黃色的杉樹林,地上落英繽紛,滿目金黃,呼吸著雨後涼爽的空氣,完全是壹派恰人的秋涼景色,而路的右面卻又有壹叢叢盛開的桃花,讓人覺得春意盎然,這樣春秋交匯的景色可真是不多見!

看了壹下地圖,我們應該走烏蘭布統然後到塞罕壩,4輛車當下加緊往烏蘭布統進發。沒開出很遠,天空竟然飄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而且雪越下越大,不壹會漫山遍野就披上了壹片銀裝。突如其來的大雪令我們欣喜若狂,用LD的話講,我們數次“經不住誘惑”下車拍照。

砂石路上的“大自然”和有禮貌的大貨車

快12點的時候,路面又變成了難走的砂石路,而且坑特別多。路邊的杉樹下半部分被雪染成了白色,上面卻還保留著黃色的樹尖,黃白分明顯得很奇特,趕快提示LD照了相。路況雖然不佳,但大家通過臺子聊著天到也並不寂寞。

這條路不光是黃色的砂石路,還有壹段更難走的黑色渣土路,路面上還隔三差五的堆著大堆大堆的沙子。這可害慘我了,因為自從在湖邊的沙地裏陷過車以後,我是壹看沙子就緊張。。。。。。

騎馬,拖底,敲三家兒,烤羊腿

1點半,終於到了有人煙的地方 ^_^

1924 和肖華都對塞罕壩非常熟悉,從這開始就都聽他們的了。1924帶我們到壹個叫“大胡子”的飯館吃了午餐,然後真接奔將軍泡子騎馬。在我的鼓動下,本來不敢騎馬的大LD也破例的上了馬,小LD則和1924***乘壹騎。前邊忘說了,我家小LD從出來的第二天起就把我們老兩口兒給甩了,到哪玩都跟著1924他們的屁股後邊,還說1924是壹大隊長,他自己是二大隊長,並且對1924忠心耿耿,誰要說1924壹句不好他就跟誰急。

這壩上還真冷,主要是風大,我覺得嘴都快吹歪了。有帽子的都把帽子帶上了,沒帽子的就慘了,耳朵凍得通紅。騎了壹大圈,就覺得腳脖子發硬發僵――凍的。老大那匹馬最逗了,就跟在我那匹馬的屁股後邊,我快它快,我慢它慢,我停它停,我拐它拐,任憑老大怎麽吆喝怎麽打都絕不偏離半步,不管我什麽時候壹回頭,準能看見老大的壹臉無奈,哈哈樂死我了。

3點鐘騎完了馬,也都凍得差不多了,往車裏壹坐,嘿,怎麽這麽暖和,這麽舒服呀!從來沒覺得我這富康這麽親切過!

下壹個目的地就是去林場找住宿的地方,我的車就在這段路上嚴重托底壹次。此前已經拖過幾回了,但只有這回造成了硬傷――前杠下側磕掉了壹塊(從正面看不出來),杠後的鋼梁輕微變形,底盤鋼板有壹條大劃痕並輕微凹陷――這是回京後做保養時候才看見的。

5點多到了機械林場的塞罕壩大酒店――其實就是壹小旅館――由於房間不夠,我們三口住了壹個套間,也按標準間收錢。我是覺得累了,進裏屋就睡,老大兩口子、1890、1924、肖華、我家大LD六個人在外屋敲三家兒,我睡到快7點起來他們還敲呢。

第五天:塞罕壩機械林場-承德-北京

趕路趕路再趕路

最後壹天的任務就是趕路回北京,所以可描述的內容相對就少多了。早上8點半出發,經過壹小時的山路行駛到達了塞罕壩森林公園的大門,據肖導講如果從北京方向進大門,要按每人35元的標準買門票,這壹算我們可省了400多元哪。

旅行結束,我的文章也告壹段落,不多說了,在此祝福壹路同行的好友們――老大,1890,1924和肖華,祝妳們大家和妳們的親人,平安喜樂,幸福壹生!

附:行程安排、路書、裏程、費用及重要地圖壹張

√行程及路書:

Day1-664公裏:大興——八達嶺高速——張家口——緯壹路環島直行後第二個紅綠燈右轉直行——張北(加油)——沽源方向——路牌指示右轉錫林浩特方向——三號地收費站——哈畢日嘎收費站——桑根達來收費站——灰騰梁收費站——錫林浩特

Day2-215公裏:錫林浩特(加油)——達裏湖——巴彥查幹加油站左轉(向北)——白音敖包林場

Day3-317公裏:白音敖包林場——阿斯哈圖石林——白音敖包林場——巴彥查幹加油站(加油)直行(向南)——崗更諾爾(再往前可至曼陀山莊)——巴彥查幹加油站右轉(向東)——經棚鎮小廣場向北——熱水塘鎮

Day4-232公裏:熱水塘鎮——經棚鎮(加油)小廣場向南——烏蘭布統——塞罕壩馬場——塞罕壩機械林場

Day5-506公裏:塞罕壩機械林場——棋盤山鎮——圍場鎮——承德(加油)——古北口——密雲——京順路——五環路——大興

√總裏程及油耗:

總裏程1945公裏,途中加油5次,到家後補油壹次(為了計算油耗),合計加油6次,***128.59升,平均油耗6.6升/百公裏。

√費用(1車,2大人1小孩):

過路費:***169元(去129元,回40元)

加油費:***504元

住宿費:***425元(4天,含早餐及住宿停車的費用)

門 票:***230元(阿斯哈圖石林,每人100,小孩打折)

餐 費:***270元(除兩餐吃的是自帶食品外,都是大家壹起在飯館吃的,費用按4車平均攤)

騎 馬:***40元(20元/人/小時)

以上***計1638元,5天2000公裏玩了個夠,我自己都沒想到竟然這麽省!

/line/sch_514.html

/line/sch_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