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顆小星代表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民族資產階級。
中華人民***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它是中華人民***和國的象征和標誌。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紅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黃色,有象征中國人為黃種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國***產黨。小星星圍繞大星星代表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黨周圍。
擴展資料中華人民***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旗面為紅色,長寬比例為3:2。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四顆小星環拱在壹顆大星的右面,並各有壹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
中華人民***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是壹名來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隨著中國***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征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在2992幅 (壹說為301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同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發表征求啟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從收到的3012幅圖案中選出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
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後,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在關於國旗的討論中,會議研究決定去除原設計稿中意識形態濃厚,且與蘇聯國旗相仿的鐮刀斧頭標誌。最後形成以紅色為底色,四小星拱衛大星的五星紅旗方案。
毛澤東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革命人民大團結,因此,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而《史記·天官書》中也提到:“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壹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
這壹設計滿足了各個階級,各文化,各民族人群對於國旗的需求和想象,因此得到了普遍的歡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