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社會中,信仰佛教的人也可在各寺廟中舉行皈依儀式。
首先,希望皈依佛門的人,可以去寺廟中與廟中的法師(高僧)交流,與法師講述希望皈依佛門的緣由。若在法師的開導後,法師會判斷是否適合皈依。如若適合,會在不久之後舉行皈依儀式。皈依分為兩種。壹種即在廟中剃度出家。但法師壹般不會建議希望皈依的人剃度,壹般都會建議對方皈依佛門,壹心向佛,但又不脫離正常的社會生活。皈依後的俗家弟子被稱為居士,並頒發皈依證。寺廟中會給居士指定師傅,並根據俗家姓名取法名。俗家弟子在正常生活中並不必從事各種教內活動,只需定期去廟中找自己的師傅,接受開導。
由於不少老人信仰佛教,他們會在兒孫出生的時候直接將其皈入佛門。這種情況下就不必經過以上的步驟,不過這種兒童壹般在佛教氣氛中長大,也可能會重復上述過程。
持有皈依證的俗家弟子,在壹般的非國家級文化遺產的寺廟中,可以免收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