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招商銀行、泰康人壽、泰康建投、五礦信托聯合推出壽險市場首單信托直付養老社區的“養老保險信托”;AVIC信托今年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推出了首個消費資產證券化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實體資產管理業務和服務業務預示著行業未來將走向差異化發展,大概率不會回到以融資業務為主的發展階段。
各種壹階品頻頻出現。
日前,招商銀行、泰康人壽、泰康建投、五礦信托聯合推出養老保險直繳信托新模式,保險公司、信托公司、養老社區共同參與的養老保險信托服務模式正式落地。
據五礦信托介紹,該業務模式的創新主要在於:在原有養老信托鏈接保險產品和養老社區的基礎上,利用信托的“委托支付”功能,進壹步打通信托賬戶與養老社區之間的直接支付,為客戶提供壹站式養老解決方案。
從公司層面來看,不少信托公司開拓了新的業務領域,在幾家公司推出了首只信托產品。比如外貿信托推出了公司首個救災慈善信托和特需服務信托;中信信托合作推出首單資產隔離產權信托項目;中原信托實現了保險與信托的結合,落地了第壹只保險信托。重慶信托、中建投信托和英達信托也推出了壹批首批信托項目。
從全國範圍來看,今年以來各種首募信托項目也頻頻出現。5438年6月+10月,交銀國際信托落地國內首只知識產權服務信托;9月,山東信托與尚德華能聯合發起“碳中和-碳資產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這也是國內首只綠色認證的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碳資產收益權綠色信托。
10以來,多家信托機構收到《關於調整信托業務分類的通知》。《通知》將信托業務分為三類: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和慈善/公益信托。業內人士表示,多項創新壹手業務的落地,是信托公司順應信托業務三類監管導向,回歸信托本源,加快業務轉型的重要探索。
加快轉型,進入差異化發展階段
隨著近年來信托公司的轉型創新,信托資產結構逐漸發生變化,融資類信托規模不斷下降,投資類信托規模和相對占比逐漸上升。
中國鄧鑫信托登記數據顯示,今年9月,新增投資信托、融資信托、交易管理信托規模分別為654.38+0544.89億元、595.79億元、654.38+0406.39億元;當月新增規模占比分別為43.55%、65,438+06.80%、39.65%。
其中,新增投資類信托占比首次超過交易管理類信托占比,成為當月增長的首要因素。對此,中國鄧鑫解釋稱,在監管政策引導下,信托功能結構不斷優化,融資類信托規模不斷縮減,投資類信托得到大力發展。
“服務信托是近年來監管層引導信托公司回歸本源、轉型發展的重點業務。信托公司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實踐經驗,積極布局服務信托領域。”中國鄧鑫數據也顯示,9月新增資產證券化信托業務規模61.909億元,環比增長25.60%。
“信托資產結構的變化,說明信托業務轉型逐漸見效。”伊壹信托研究員於之告訴記者,隨著最新業務分類方向的出臺,信托公司的業務轉型之路將會越走越順暢。隨著信托公司在新業務中主動管理能力的增強,創新業務整體規模的加速積累和盈利潛力的逐步挖掘,信托公司的業績有望在未來2-3年內顯著改善。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信托公司未來將進壹步推動轉型發展,各家信托公司的公開信息中也提到了從戰略高度推動轉型的部署。從業務來看,證券投資、家族財富管理、資產證券化、綠色信托、股權投資、服務信托、產業金融等被提及較多。這些也是真正的資產管理業務和服務業務。“信托業未來會走向差異化發展,但大概率不會回到以融資業務為主的發展階段。”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