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就是手足並用戰勝對方的日本格鬥技術。這種格鬥動作在比賽時不準擊中對方身體,必須在擊中對方前的壹瞬間停止,否則為犯規。14世紀中葉,中國武術傳到琉球群島,當時中國與琉球往來交流頻繁,中國拳法傳入琉球,並發展成當地武術,稱為“唐手”。由於長期受到禁武令的影響,“唐手”壹度只能秘密地進行傳授,直到1905年才公開成為普及的武道。1935年,因“唐手”含有中國的意思,加上“唐手”與“空手”的日語發音相同,才被改為“空手”成為日本的武道。
空手道因中國武術傳人的年代不同,以及戰鬥風格的不同,而分為三大系統;為“首裏手”、“那霸手”與“泊手”。三大派系後來進壹步發展成為傳統空手中的“四大流派”。“首裏手”的代表人物是船越義珍,因其雅號為“松濤”,故其空手即被稱為“松濤館空手或松濤館流空手”。而“那霸手”的代表人物是宮城長順,設立“剛柔流空手”。繼“松濤館”與“剛柔流”之後,1929年,摩文仁賢和創立“糸東流空手”。同年,大冢博紀設立“和道流空手”。
1935年,船越義珍出版《空手道教學方式》壹書,將唐手正式改名為“空手道”。1970年,世界空手道聯盟成立,並舉辦了第壹屆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當前空手道正式的國際組織為世界空手道聯盟。世界空手道聯盟的型(套路)的比賽標準僅以四大流派的指定型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