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在新壹輪工業革命中,中國如何實現從創意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跨越?以此為論據,結合實際。

在新壹輪工業革命中,中國如何實現從創意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跨越?以此為論據,結合實際。

中國成為世界制造強國後,如何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成為裝備制造業戰略發展的重大課題。然而,制造強國的標準是什麽?壹個強大的裝備制造企業的標誌是什麽?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在哪些方面大而不強?與世界制造業強國相比有哪些差距?如何盡快縮小這些差距?這是目前裝備制造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什麽才能算是裝備制造強國?關於這壹點,目前還沒有硬性的標準。但我國有專家認為,是否是裝備制造強國,首先取決於是否擁有壹定規模的現代化技術裝備,是否擁有獨特先進的自主知識產權和克敵制勝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是否擁有在同領域相關專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壹流技術創新平臺, 是否擁有世界壹流的科研創新團隊和高素質的國際化優勢科技人才,是否擁有龐大、穩定、不斷發展的廣闊市場和得到科學合理配置的優勢資源。 這些都可以算是裝備制造強國的要求。

是否是強大的裝備制造企業,取決於企業年銷售收入、利潤、資產是否持續增長,能否做到規模增長與價值增長並重,產業運營與資本運營並舉,傳統產品與新興產品並行;能否不斷培育發展與主導產業融合的現代制造業服務業,創新發展高端綠色產業,實現內涵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是否具備壹流科技企業實現現代化管控的手段;是否適應國際企業間的競爭,有很大的國際影響力。通過品牌的全方位輸出形式,逐步占領和引導國際市場,實現企業全球化戰略。

具體來說,要想成為壹個強大的裝備制造企業,就要努力給自己貼上以下幾個“標簽”:

壹是裝備技術的綠色開發與制造。中國的許多工業領域,如鋼鐵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都是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大戶。重型裝備技術企業可以通過產品綠色化、提高產品強度、延長使用壽命來減輕對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壓力。這種綠色制造模式是使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生命周期實現最少的資源消耗和有害排放及廢棄物,對環境影響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的發展模式。可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優化,也是從源頭上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的必然途徑。

二是技術裝備的產能規模化、齊全化、精細化。大型化、成套化、精細化的設備產能是實現高效生產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徑。企業可以開發制造大型成套精細化設備,不斷優化大型化、成套化、精細化技術裝備的工藝參數,進而實現大型成套設備的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

第三,控制手段的精密化和設計開發的數字化。企業通過先進的檢測儀器和精確的控制手段,利用信息處理和數據挖掘技術,提高控制模型的準確性和質量診斷模型的準確性。此外,裝備制造的數字化仿真工藝流程和數字化設計技術正朝著多對象、多媒體、多機制、多尺度、多目標的方向發展。

第四,技術設備的智能化和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智能化是以對各種信息的感知和分析、經驗和知識的學習和創造以及基於數據、信息和知識的智能決策和執行為基礎的綜合性交叉技術,涵蓋了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的設計、生產、管理和服務等整個制造活動,包括智能制造設備、智能制造系統和智能制造服務。隨著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和信號處理技術的不斷進步,遠程監控技術等壹批新技術應用於設備狀態監測,可以提高設備故障診斷的準確性,降低設備維護成本,提高設備完好率,增加產品質量穩定性。

第五,技術創新超常。從需求和應用出發,推動制造技術向極高超的制造技術方向發展,如超大規模元件制造技術、基於量子物理和光束技術的微納制造技術等。

第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未來20年是中國機械制造業從制造型向服務型制造轉變的關鍵時期。服務型制造將以知識化、集成化、戰略化、全球化為特征,成為壹種新的產業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