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是壹扇窗,而心靈之外的所有事物,就構成了生活中花花綠綠、分外妖嬈的世界。在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上,我們經歷著人生的無常,多少次我們的心靈在黑暗、抑郁中徘徊,或因為失敗而受挫折,或因為煩悶而感失落。多少次我們的靈魂飽經生活的磨難,幾欲跌進絕望的深淵。而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別人抱怨:生活為什麽這麽不公呢?為什麽要給我如此之多的艱難困苦呢?我為什麽不能像他人壹樣,擁有永遠的快樂和幸福呢?這樣的人只是壹味的抱怨,只是看到了生活給他的磨難,卻從來沒有換個角度去看待生活,也沒有換壹種心態去理解生活中的所有。
英國大作家王爾德說過,人真正的完美,不在於他擁有什麽,而在於他深切體會到了什麽。是的,樂觀者在磨難中看到機會,而悲觀者則在機會中看到磨難,其中的秘密,關鍵在於妳是懷著何種心態去看待的。如果換種角度去思考,我們人生路上所遇到的失敗、挫折或是煩悶失落,都會是壹筆難得的財富。因為這些失敗和挫折,鍛煉了我們的意誌,讓我們體驗到了別樣的人生,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人生的深邃、厚重和豐富,因為患難困苦是磨練我們人格的最高學校。如果我們能在抱怨的時候想到這些,那麽我們的心靈便會豁然開朗,我們的生活也會遠離黑暗充滿陽光。
記得讀過這樣壹個故事,壹個年逾古稀的老人早年喪偶,獨自苦苦的把兩個兒子撫養成人,她把他們視為自己的生命所在,她因他們的喜而樂,因他們的憂而怨。兩個兒子每天趕集上市做著小買賣維持生活,大兒子在賣雨披,小兒子在賣遮陽傘。於是,晴天的時候老人望著天邊那驕艷的太陽心中充滿了千絲愁結:“我大兒子的雨披要什麽時候才能賣出去呢?”
陰天下雨的時候老人又是壹聲哀嘆壹臉憂愁:“我小兒子的遮陽傘又開不了張了!”
如此壹來,老人每天都在唉聲嘆氣中度過,本來歷經滄桑的容顏更顯蒼老。直到有壹天壹個智者的點撥,把老人的容顏綻放:妳為什麽不換壹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呢?晴天的時候妳應該為妳小兒子感到高興,陰天時妳更要為大兒子深感幸運!於是老人的心豁然開朗,從此她再也沒有了憂愁,壹心幸福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