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如何玩轉社群營銷

如何玩轉社群營銷

第壹步:維護核心粉絲群

對於壹個沒有多大能量的運營者而言,壹開始不應該想著如何把粉絲變成社群的問題,而是應該思考如何建立壹個核心粉絲群。所謂核心粉絲群是對運營的品牌或個人有深度認同的,大家彼此可以坦誠溝通的小夥伴在壹起的群。這種群的特點是放松,大家都在壹種放松的環境裏溝通,無拘無束,群的規矩沒有太多條條框框,讓大家在輕松氛圍裏互相認識,互相了解即可。通過這種核心群壹段時間運營,運營者可以開始建立對自己目標人群的深入了解,熟悉大家聊天的語氣,表情,形成壹種群體溝通的亞文化(不同的人,不同的社區,不同的產品,亞文化可以完全不同),這種亞文化有可能要通過發掘有壹定運營能力的群內小夥伴去復制。否則壹個運營者是無法管理社群的,要提前維護核心群粉絲,在核心群裏找到能夠幫助自己運營的小夥伴。

如果做社群運營,壹開始沒有養核心粉絲,直接建設大群,會出現種種管理上顧此失彼,缺乏支撐點的弊端。等正式開始運營社群的時候,這些小夥伴就作為壹個社群的種子用戶加入,引導社群往良性的方向發展。核心群的維護我們推薦準入制,必須設置壹個門檻,不能打著核心群的名義,盲目進人。

第二步:發展第壹個社群群

等有了核心粉絲群,在運營開始的時候,我們得想清楚什麽時機是我們加群的好時機?我們應該建立怎樣的群好?我們在進群後應該提前做點什麽?要想清楚這些,我們先得回答第壹個問題:要認識到群是“短命”的!在中國網絡上長期泡的人,恐怕都有過加入某種群的經歷。壹開始是激動和興奮的心情,但當懷有良好願望加入壹段時間後,卻發現群裏充滿灌水,刷屏,廣告,甚至兩個群友壹言不和,變成爭執,憤而退群。而群主也會因各種瑣事糾結,人數還不能太少,少於

30 人不成群,超過 80 人就開始熱鬧,超過 500

人又亂糟糟的不好管,不出半年,大家慢慢不再發言,就成了壹個死群。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群都是經歷了如下圖所示的生命周期模型,壹個群走完整個生命周期模型長則六個月,短的甚至只需要壹周。

我們必須認識到,即便是出於商業目的主動管理壹個社群,在運營非常好的情況下,群也是有生命周期的,這個生命周期大概在兩年左右。為什麽是兩年?

第壹來自我們自己對過去論壇壇主活躍度的觀察,壹個論壇熱心壇主往往堅持時間很難超過兩年,同樣壹個群的熱心群管也很難超過兩年,即便是專職團隊管理,兩年內群的運營給社群群友帶來的新鮮紅利也消失殆盡。

第二是因為壹個群在兩年的生命周期內壹般而言已經完成商業價值的轉換。即便是死忠品牌粉,妳的產品又不斷升級換代,那麽在兩年內,從商業上講,該挖掘的商業價值也挖掘得差不多了,繼續維護成本會超過回報。說出這種真相是很殘忍,但是怎麽辦呢?這時候群可以尊重大家意見不解散,但也不需要刻意維護。如果群裏面還有個別積極熱心的粉絲,可以把群轉移給他運營和管理。如果群裏面發現個別值得長期交往的粉絲,可以邀請加入核心群。認識到群是短命的,對運營有兩個啟發:

1、 不要過度投入,群走到生命周期尾聲了,不騷擾別人就是美德。

2、 要設計壹個在群生命周期結束前就能完成營銷的產品。

要找到人加群的理由!

人是社會性動物,有合群需要,不願意孤獨、獨處。良好的人際關系為人們的交往提供了條件。沒有網絡的時代人就因為種種原因結成部落、群體、圈子等形態的組織,等到了網絡時代,興趣相投者自然有了也有壹個聚集在壹塊相互溝通交流的需求。群是為了滿足人的某種需求而建立的,我們先談談建群的***同動機。我們調查發現,所有的群無非是基於以下

6 種理由建立。

聯絡的需要

工作的需求

交友的需要

學習的需要

宣傳的需要

生活的需要

說明同事、老鄉、同學、家長保持互相聯系對內信息通報,對外客戶服務找到同行、同好、同城等等尋求比自己更專業的人幫助加入群是為了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吃飯、聚會、旅遊壹群人需要臨時有壹個圈子在這六種群中,基於組織關系或同學老鄉關系的群也許是維系時間最長的,但這種群未必能保持活躍度。能夠長期保留活躍度的群要麽是有***同興趣的交友群,要麽是有***同成長的學習群。

很多人建立壹個群,想法很多,比如交友交換資源啊,壹起***同成長進步啊等等等等。壹個群想法太多,其實運營就會變味,為什麽,我們下面會仔細展開。

對於群員而言,加入壹個群會得到怎樣的回報呢?有的群大家會覺得進來收獲很少,即不能收獲人脈,也不能學到幹貨,幹脆退出。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獲壹半壹半,能學到壹些東西,但是也要忍受很多刷屏騷擾,分散工作註意力。有的群大家會覺得收獲很大,這種收獲有的是壹次性點破思維的局限,有的是認識了壹個好朋友,有的是通過持續分享獲得了成長,特別是收獲成長的人會覺得自己找到歸屬感。這是普通人加入群的動機,但是為什麽壹個群主要維護壹個群呢?

群主又會因為那些動機去建群呢?

第壹個原因是銷售自己的產品,服務客戶或潛在客戶。

分享:有朋友組織壹個戶外運動群,主持人經常帶領大家壹起戶外運動,結交了很多朋友,把大家都培養的很專業,主持人同時開有壹個戶外運動用品店,也很專業,價格大家都能接受,現在是群越來越火,店越來越火,大家身體越來越好,心情越來越舒暢。

第二個原因是形成自己的人脈圈。

不管是基於興趣還是為了交友,社交的本質就是為了構建自己的人脈圈。這是任何壹個職場人士都會去努力維護的關系。群主不是壹個正式組織的負責人,但是他維護壹個群就是希望在線下可以成為壹個非正式關系裏面的聯結人,獲得聯結人的影響力。如果他通過群成功組織群員進行壹些活動的話,就能逐步在壹定圈子裏面形成自己的網絡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是壹起學習和分享。

這種群主是想吸引壹批人壹起***同學習和分享,構建壹個網絡學習小圈子。學習是需要同伴效應的,沒有這個同伴圈,很多人難以堅持學習,他們需要在壹起相互打氣相互激勵,比如考研群很多就是這樣的。

第四個原因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利用群的模式,如果能快速裂變復制的話,有的群主是希望借助這種方式更快構建自己的個人品牌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因為網絡缺乏壹定的真實接觸往往能讓新入群的成員放大誇大群主的能量,形成對群主的某種崇拜,然後群主通過激勵、分享幹貨、組織壹些有新意的挑戰活動鼓勵大家認同某種群體身份,最終借助群員的規模和影響力去獲得商業回報。

用什麽群產品管理群更合適?

幾乎每壹個互聯網門戶都提供了管理群的工具:最早是新浪網易這些門戶推出紅極壹時的聊天室,等騰訊基於通訊交流平臺 QQ

推出群組功能後,因為其軟件的超高普及率和功能體驗上的易用性,成為國內壟斷的群組管理軟件,直到最近微信群的火爆,不過這也是騰訊公司的產品。

qq 群與微信群哪個更合適社群運營?

在中國最早普及的在線群是 QQ 群,現在最火的是微信群,如果是為了社群運營,個人覺得QQ 群比微信群目前更適合社群運營。

主要理由有七點:

1、 QQ 群覆蓋面更大,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有 QQ 號;

2、 QQ 群容量可以超過 500 人,壹直到 2000 人,規模優勢明顯;

3、 QQ 群有更靈活的管理手段,比如改群名片,禁言,群發消息等等;

4、 QQ 群桌面交互功能更強,支持多群同時互動,而微信群是不支持多群多窗口同時進行互動的;

5、 QQ 群基本對鏈接沒有設置屏蔽,對網絡跳轉兼容性比微信更好;

6、 QQ 群對文字分享和交互參與的支持更好,進行群分享的內容可以很快匯總打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