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意思及品析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的意思及品析

原文

日暮蒼山遠 ,

天寒白屋貧 .

柴門聞犬吠 ,

風雪夜歸人 .

註釋

1.蒼山:青山.

2.白屋:貧家的住所.房頂用白茅覆蓋,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3.犬吠:狗叫.

4.夜歸:夜晚歸來

[編輯本段]譯文

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

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狗叫的聲音,

風雪夜來了我這個投宿的人

[編輯本段]簡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壹幅風雪夜歸圖.

前兩句,寫詩人投宿山村時的所見所感.首句“日暮蒼山遠”,“日暮”點明時間,正是傍晚.“蒼山遠”,是詩人風雪途中所見.青山遙遠迷蒙,暗示跋涉的艱辛,急於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貧”點明投宿的地點.“白屋”,主人家簡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顯得貧窮.“寒”“白”“貧”三字互相映襯,渲染貧寒、清白的氣氛,也反映了詩人獨特的感受.

後兩句寫詩人投宿主人家以後的情景.“柴門聞犬吠”,詩人進入茅屋已安頓就寢,忽從臥榻上聽到吠聲不止.“風雪夜歸人”,詩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風戴雪歸來了吧.這兩句從耳聞的角度落墨,給人展示壹個犬吠人歸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