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奔赴西部地區基層教書育人,譜寫了充滿激情和奮鬥的人生篇章,給廣袤的大地帶來了無盡的生機,給偏遠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希望。
2017,壹個叫牟海迪斯文的戴著黑框眼鏡的小夥子,來到廣西田林縣巴度瑤族鄉柳林村,成為村裏的第壹書記。壹開始,村民們對這個1994的孩子充滿了懷疑。兩年後,牟海迪用實際行動向村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村民平均收入比2017增加了4000元。
2015至2016,吳順喜擔任湖北文理學院?格桑花?支教團成員兩次來到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街中學支教。支教後,她決定去西藏工作。現在她是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瓊結鎮中隊社區第壹書記,得到了瓊結縣委組織部部長蕭泓的認可?小夥子很優秀,熱愛基層工作,努力工作,註重民族團結。?
地處塔克拉瑪幹沙漠東南邊緣的且末縣,2000年,保定學院15名優秀畢業生坐火車到新疆且末縣支教。侯朝儒就是其中之壹。?老師,這裏風大而且幹燥。妳應該多喝水。?侯朝如還記得前排同學掏出紙幫她止血的場景。同學們樸實的關心,心裏的溫暖,支撐著我走到了今天?。40歲的今天,她滿臉笑容,站在領獎臺上依然年輕、自信、從容。
生逢其時,肩負重任?。希望新壹代大學生像總書記在給河北保定學院西部支教畢業生代表的回信中說的那樣。好的兒女都是有誌向的,有誌向的人是沒有遺憾的。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以妳們為榜樣,為基層、為人民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