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理論知識
(26~125題,***100道題,滿分為100分)
—、單項選擇題(26-85題,每題1分,***60分。每小題只有壹個最恰當的答案)
26、在生產要素市場,( A )是生產要素的供給者。
(A)居民戶 (B)市場
(C)政府 (D)企業
27、廣義的(A )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壹些社會關系的法律規範
(A)勞動法 (B)勞動法律體系
(C)勞動法學 (D)勞動立法制度
28、(A )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義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現形式。
(A)法律淵源 (B)勞動法
(C)勞動合同 (D)勞動關系
29、( A )是影響企業戰略決策的首要外部條件。
(A)經濟環境 (B)政治法律環境
(C)技術環境 (D)社會文化環境
30、( B )是人對某種事物或特定對象所持有的壹種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傾向。
(A)認知 (B)態度
(C)智慧 (D)謙虛
31、員工自我保護機制的特點不包括( D )。
(A)它是壹種動態表現
(B)其目的大多數是為了滿足個人需求
(C)壓力會使不同員工做出不同程度的反應
(D)在壹定條件下增強了員工的自主自立性
32、以下關於組織理論與組織設計理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A)組織理論研究組織運行的全部問題
(B)邏輯上組織理論應該包括組織設計理論
(C)組織設計理論主要研究企業組織結構設計
(D)組織理論與組織設計理論在外延上是相同的
33、為了貫徹專業分工與協作的組織設計原則,企業不必采取的措施是(B )。
(^)實行系統管理 (B)創建學習型的組織
(C)創造協調環境 (D)設立必要的委員會
34、企業組織結構變革的方式不包括( D )。
(A)改良式 (B)爆破式
(C)計劃式 (D)漸進式
35、企業在分析決策權應該歸屬於哪壹管理層次和部門時,無需考慮的因素是(A )。
(A)決策的性質 (B)決策者所需具備的能力
(C)決策的環境 (D)決策對各職能的影響面
36、影響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的人口環境因素不包括(A )。
(A)人口的性別比例 (B)勞動力隊伍的數量
(C)勞動力隊伍的質量 (D)勞動力隊伍的結構
37、企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依據的原理不包括( C )。
(A)慣性原理 (B)相關性原理
(C)趨勢原理 (D)相似性原理
38、( D )壹般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聽取專家的分析評估,經多次重復後達成壹致意見。
(A)經驗預測法 (B)描述法
(C)轉換比率法 (D)德爾菲法
39、以下關於企業人力資源預測方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B )。
(A)回歸分析法本質上是經濟計量模型法
(B)經濟計量模型實際上是壹種轉移概率矩陣
(C)馬爾可夫分析法可預測企業人力資源需求
(D)灰色預測模型能對含有已知的、未知或非確定信息的系統進行預測
40、(A )利用慣性原理,對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總量進行預測。
(A)趨勢外推法 (B)人員比率法
(C)回歸分析法 (D)經濟計量模型法
41、( A )作為測量“人”的尺度,在員工與崗位之間架起了橋梁。
(A)崗位分析 (B)員工素質測評
(C)崗位評價 (D)員工績效評價
42、作為員工素質測評量化的主要形式,類別量化與模糊量化都可以看作是( B )。
(A)當量量化 (B)二次量化
(C)等距量化 (D)比例量化
43、員工素質測評標準體系的構成要素不包括(C )。
(A)結構性要素 (B)行為環境要素
(C)時間性要素 (D)工作績效要素
44、若選用集中方式對員工進行素質測評,則測評時間應該選在( B )。
(A)星期壹 (B)星期三
(C)星期五 (D)周末
45、(A )又稱為序列化面試。
(A)單獨面試 (B)小組面試
(C)壹次性面試 (D)情景面試
46、“您還有什麽事項需要補充說明的?”這類題目壹般用於面試實施過程的(A )。
(A)結束階段 (B)導入階段
(C)核心階段 (D)確認階段
47、在招聘人事專員的過程中,關於勞動人事制度和法令的面試題屬於( B )問題。
CA)背景性 (B)知識性
(C)思維性 (D)經驗性
48、無領導小組討論中,壹組被評人的數量為( B )。
(A)3~5人 (B)6~9人
(C)5—15人 (D)5~10人
49、無領導小組討論中,( D )問題讓被評價者在兩種互有利弊的選項中選擇其中的壹種。
(A)排序選擇型 (B)開放式
(C)資源爭奪型 (D)兩難式
50、員工培訓規劃的( C ),是指規劃必須體現可靠性、針對性、相關性和高效性等。
(A)系統性 (B)標準化
(C)有效性 (D)普遍性
51、( A )原則不是培訓過程中教學計劃的設計原則。
(A)普遍性 (B)適應性
(C)針對性 (D)最優化
52、在培訓課程設計文件中,內容大綱不包括( D )。
(A)教學資源 (B)交付時間
(C)資料結構 (D)課程評估
53、不同的培訓課程需要利用不同的培訓方法,以下最適合於態度培訓的方法是( A )。
(A)課堂講授 (B)情景模擬
(C)示範模擬 (D)角色扮演
54、( C )不是設計輪流任職計劃的依據。
(A)通過作業輪換,管理人員將逐漸學會按照管理的原則來思考問題
(B)將允許有壹定能力的管理人員確定他們願意進行管理的職務範圍
(C)能夠使受訓者身臨其境,在模擬的實踐中加深對管理原理的領會
(D)公司的高級職務可以由對不同部門的問題有廣泛了解的人來擔任
55、在培訓效果評估過程中,( A )是以改進而不是以是否保留培訓項目為目的的評估。
(A)建設性評估 (B)正式的評估
(C)非正式評估 (D)總結性評估
56、在培訓效果評估的層級體系中,反應評估的評估內容是( d )。
(A)受訓者在工作過程中行為方式的變化和改進等
(B)受訓者在技能、態度、行為方式等方面的收獲
(C)受訓者取得的生產經營或技術管理方面的業績
(D)受訓者對培訓項目的主觀感覺或滿意程度如何
57、對培訓結果進行評估,評估單位應為( B )。
(A)培訓單位 (B)學員的單位主管
(C)培訓教師 (D)學員的直接主管
58、對培訓的情感成果進行評估時,其測量方法不包括(D )。
(A)訪談 (B)態度調查
(C)關註某小組 (D)現場觀察
59、以下不屬於行為導向型考評方法的是(D )。
(A)強制分配法 (B)強迫選擇法
(C)成對比較法 (D)直接指標法
60、( A )比較適用於考評從事教學、科研工作的教師、專家。
(A)成績記錄法 (B)短文法
(C)勞動定額法 (D)排列法
61、日清日結法的實施程序包括:①考評與激勵;②設定目標:③控制。正確的順序為(D )。
(A)③①②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62、績效考評的( D )不是由考評者的主觀性帶來的。
(A)暈輪誤差 (B)自我中心效應
(C)分布誤差 (D)評價標準誤差
63、設計績效考評指標體系的程序包括:①理論驗證;②工作分析;⑧指標調查;④修改調整。
正確的順序是(C )。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4、對績效考評指標標準進行多種要素綜合計分,不宜選用( D ),
(A)簡單相加法 (B)系數相乘法
(C)百分比系數法 (D)自然數計分法
65、關鍵績效指標可以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成本指標和( B )四種類型。
(A)生產指標 (B)時限指標
(C)利潤指標 (D)收益率指標
66、在設定關鍵績效指標時,( A )不適合用來解決工作產出項目過多問題。
(A)設置更為全面的指標體系,
(B)比較產出結果對組織的貢獻率
(C)刪除與工作目標不符合的產出項目
(D)合並同類項,將增值貢獻率的項目歸到壹個更高的類別
67、在360度考評中,主觀性最強的維度是( D )。
(A)上級評價 (B)同級評價
(C)下級評價 (D)自我評價
68、具有“快,準、全”特點的薪酬調查方式是( D )。
(A)企業之間相互調查 (B)問卷調查
(C)采集社會公開信息 (D)委托中介機構進行調查
69、百分位法將崗位的所有薪酬調查數據從低到高排列,分為( C )。
(A)2組 (B)5組
(C)10組 (D)20組
70、( A )是按照崗位的工作性質和特點所進行的橫向分類
(A)職組 (B)職等
(C)崗級 (D)崗等
71、薪酬滿意度調查的步驟包括:①設計並發放調查表:②回收並處理調查表;③確定調查方式:
④確定調查對象;⑤反饋調查結果;⑥確定調查內容。排序正確的是(A )。
(A)④③⑥①②⑤ (B)⑥④③①②⑤
(C)④⑥③①②⑤ (D)⑥③④①②⑤
72、( C )將企事業單位的所有崗位納入由職組、職系、崗級和崗等構成的體系之中。
(A)崗位評價 (B)崗位調查
(C)崗位分級 (D)崗位分析
73、崗位評價要素的特征不包括( A ? )。
(A)***通性 (B)顯著性
(C)可觀察性 (D)可衡量性
74、實行( B )時,必須將工資計劃和培訓計劃結合在壹起。
(A)崗位工資制 (B)技能工資制
(C)績效工資制 (D)年薪制
75、員工的( A )同時與企業的經濟效益、部門業績考核結果和個人業績考核結果掛鉤。
(A)浮動工資 (B)固定工資
(C)基本工資 (D)崗位工資
76、( D )是企業及其員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 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A)企業公積金 (B)企業年薪
(C)企業附加福利 (D)企業年金
77、( D )有義務向被派遣勞動者支付工資、繳納社會保險、提供福利待遇。
(A)形式上的雇主 (B)接受單位
(C)勞動行政部門 (D)勞務派遣單位
78、為適合勞務派遣的特殊需要,勞動合同還應增加的法定條款不包括(C )。
(A)接受單位 (B)派遣期限
(C)派遣單位 (D)接受單位的工作崗位
79、以下關於被派遣勞動者的管理,不正確的表述是( B )。
(A)被派遣勞動者應與用工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B)被派遣勞動者的派遣期限應當在勞動合同中載明
(C)被派遣勞動者與正式雇員享有平等的法定勞動權利
(D)同壹崗位使用的被派遣勞動者與正式雇員同崗同酬
80、工資集體協商的雙方可書面委托本企業外的專業人士作為本方協商代表,但委托人數不得超過本方代表的( A ?)。
(A)I/2 (B)1/3
(C)1/4 (D)1/5
81、( A )不屬於勞動安全衛生保護費用。
(A)醫療保險費 (B)勞動安全衛生教育培訓經費
(C)工傷保險費 (D)健康檢查和職業病防治費用
82、在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中必須堅持先行( A )。
(A)協商 (B)調解
(C)仲裁 (D)訴訟
83、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構成不包括( D )。
(A)員工代表 (B)用人單位代表
(C)工會代表 (D)勞動行政部門代表
84、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構成不包括( A )。
(A)上級工會代表 (B)勞動行政部門代表
(C)同級工會代表 (D)用人單位方面的代表
85、集體勞動爭議應該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 C )日內結束,需要延長的,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 )日。
(A)15:30 (B)30:15
(C)15;15 (D)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