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是短道速滑,韓國是短刀速劃,實力不強才怪了。
在2010年,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子500米半決賽中,為了爭搶晉級決賽的兩個席位,韓國隊員金炳俊試圖超越在他前方的中國選手韓佳良,於是在最後壹個彎道兩人身體乒碰撞雙雙摔出賽道。因為靠冰刀支撐的比賽運動員摔倒在地上已經失去重心,而最危險的是接觸到非常鋒利的冰刀,如果撞上了冰刀後果不堪設想。
當兩人在第壹次不可避免的身體接觸時,韓國金炳俊不僅沒有躲閃,反而直開雙腿把冰刀正對向中國隊員韓佳良,最終左腳冰刀懟向韓佳良的肚子,右腳冰刀劃過韓佳良的頸部和胸部,致使韓佳良腹部、手臂和手腕受傷,血染賽場!
在賽後,韓國的金炳俊對於中國的隊員韓佳良不僅絲毫的愧疚和道歉的意思,反而狡猾地辯稱冰刀刺傷中國隊員是“自我保護”的合法動作!
總而言之,依靠的是裁判實力和不要臉水平。
從另壹個角度,中國地方這麽大,比韓國適合發展短道速滑的地方,豈止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相比韓國,至少中國秦--淮以北都適合弄室內冬季運動。如果能打破黑龍江和吉林的壟斷,在北京、天津、沈陽、大連、青島等經濟更發達的北方大城市,普及短道速滑運動,壹方面免除了暗箱操作的兩元制,另壹方面也擴大了選才面。同時,隨著非獨生子女壹代成長,家長不再倚重某壹個子女,中國的短道速滑運動就會翻過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