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草
(《雲南中草藥》)
異名梅花草、白側耳。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突隔梅花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突隔梅花草
多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基生葉厚紙質,腎形或心形,長2.5~6厘米;葉柄長達16厘米;莖生葉1片,圓形,基部心形,抱莖,全緣。花白色,單生莖端;萼片5,卵形或寬倒卵形,頂端鈍圓;花瓣5片,匙形、倒卵形、倒披針形,長達2.5厘米,全緣,有時下部或基部稀疏睫毛狀細裂;雄蕊5,與花瓣互生,藥隔褐色,呈鉆狀長突出於花藥之上,蕊間退化雄蕊中部以上3深裂;子房上位,心皮3個,合生,花柱稍長於子房,柱頭3裂。蒴果橢圓形。花果期6~9月。
生於山坡路旁、林緣、林下或草坡上。分布雲南、四川、湖南、湖北、陜西、河南等地。
采集夏、秋采集,洗凈曬幹。
性味甘,寒。
功用主治清熱潤肺,消腫止痛。治肺結核,腮腺炎,淋巴腺炎,喉炎,白帶,熱毒瘡腫,跌打損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研末。外用:搗敷。
提醒您:肺心草 此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