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法》又名《百戰奇略》,最早著錄見於明楊士奇撰《文淵閣書目》,其後見於明晁琛的《寶文堂書目》,明周弘祖的《古今書刻》,明焦竑的《國史經籍誌》等書目,均未著錄作者。現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弘治十七年(1504)李贊刻《武經總要》附刊本,此本《百戰奇法·序》中說:“書亡作者姓氏。”說明作者已不可考。清黃虞稷等撰《補遼金元藝文誌》著錄有《百戰奇法》,有人便以為是元代作品。但明李贊把它與宋代兵書《武經總要》合刻在壹起;明茅元儀撰《武備誌·戰略考·序》中明確指出“宋有《百戰奇法》,繼有《百將傳》、《續百將傳》、《史略戰宗》”;明崇禎年間刊行的軍事叢書《韜略世法》,以《新編百戰百勝合法引證》為題全文收錄《百戰奇法》,卷端著錄為“宋謝枋得編輯,明汪淇參訂”。明鄒復序中指出,《百戰奇法》“未詳作者姓氏,……殆宋人手筆,張預、戴溪之流亞也”;又核查書中征引近百個戰例均為五代之前的,而不見宋以後戰例的蹤影,據此推斷,它當成書於宋代。清遊統道人輯的軍事叢書《水陸攻守戰略秘書七種》和清抄本軍事叢書《帷幄全書十四種》,均收有《百戰奇略》,題明劉基(字伯溫)撰,將其與明刊本《百戰奇法》對照,內容相同,由此可見,清刊《百戰奇略》即為《百戰奇法》,題名明劉基撰顯系偽托之舉。對此,清鹹豐三年麟桂重刻《水陸攻守戰略秘書七種》時,在其為《百戰奇略》的題詞中已經指出:“此書題劉伯溫作,蓋亦托名。”近年學術界開展了對《百戰奇略》的考辯,壹種意見認為是劉基所撰,並斷定是劉基“隱居力學”八年期間,攻讀《武經》時寫下的筆記。另壹種意見否定為劉基所撰,其中有的並具體認定為清遊統道人根據明劉寅《武經七書直解》的資料改編而成。稱“擗統道人既不是馳騁沙場之名將,也不是運籌帷幄的軍事謀略家,然而有了《武經七書直解》這部戰略理論與史例引證齊全的寶藏,就輕而易舉地托出《劉伯溫先生百戰奇略》這部偽書”。以上意見和考辯都局限於清代偽稱劉基撰的《百戰奇略》的抄本或刊本,沒有與《百戰奇法》聯系對照起來進行考證,所以用功甚勤,然而結論卻大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