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內部診斷與改進實施方案根據《教育部關於建立職業院校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的通知》(教職成庭[2065 438+05]2號)和《關於印發<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指導方案(試行) >關於啟動相關工作的通知》(教職成函[2065 438+05]168號), 根據《關於印發<陜西省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方案>的通知》(陜教高[2065 438+06]3號)和陜西省高職院校診斷與改革專家委員會《關於印發<陜西省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工作方案>的通知》(陜高職診斷與改革[2065 438+06]1號),我院為第二批診斷與改革學校,為做好以下工作,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壹、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教育部、省教育廳關於診斷和完善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系列文件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 按照“需求導向、自我保障、多元診斷、註重提升”的工作原則,服務“壹帶壹路”和“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為完善質量標準和相關制度,提高學生、家長、社會、學院等利益相關方對人才培養的滿意度,應完善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樹立現代質量文化,加強辦學特色和內涵建設,切實履行規範教學管理、保障教育質量的主體責任,建立常態化、可持續的診斷改進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基本原則
(壹)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體系,使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學院根據人才培養的諸多要素,構建了“五主體六系統”的質量體系,涵蓋了學院的全部工作,著眼於質量生成的全過程,包括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評價和質量改進三個重要環節。壹方面要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另壹方面要保證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高效運行,並在實踐中不斷反饋、診斷、改進和提高,從而促進我院人才培養質量的螺旋式上升。
(2)繼承優良傳統,不斷創新發展,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學院有壹套運行中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有相對獨立的質量目標和標準、管理制度和規範、診斷性改進和自我保證機制,具有優良的傳統和獨特性。在工作中盡量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先對照制度查漏補缺,再結合新的要求進行創新,逐步完善。
(三)多成員參與,各負其責,做到個人、科室、科室獨立診斷和改革與學院評審、診斷和評價相結合。在學院層面,要做好診療改革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頂層設計。個人、部門、科室是診斷和改革工作的重點。要充分發揮主體責任,堅持自查自改,提升自我。學院要做好評審評估工作,形成“頂層設計是關鍵,自查整改是重點,評審評估是保障”的機制。同時,廣泛聽取行業企業、學生和家長、教育行政部門、職業教育和質量管理專家的意見,共同努力,為構建科學、合理、高效的質量體系奠定基礎。
(四)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使診斷和改進工作與數據平臺建設相結合。學院將加大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力度,構建適應學院快速發展需要的、人人參與、處處覆蓋、時時* * *享受的人才培養質量信息采集與管理平臺,不斷提高診斷和改進的及時性、有效性和準確性。
(五)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做到堅持標準與註重特色相結合。學院堅持“壹個中心,齊飛兩翼”的發展思路,在社會培訓和社會服務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學院將以省級實施方案為基礎,靈活調整診改內容,突出診改重點和辦學特色。
三。目標和任務
(1)建立健全內部質量保證體系。以診斷和改進為手段,以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為重要抓手,積極推進體系建設,在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等不同層面建立完整且相對獨立的質量目標和標準、管理制度和規範、診斷改進和自我保障機制,強化學校決策指揮系統、質量生成系統、資源建設系統、支持服務系統、監控系統和數據平臺系統之間的質量依賴,構建“五大主體六大系統”
(2)強化自主診斷和改進能力。學院根據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圍繞專業設置與條件、教師隊伍與建設、課程體系與改革、教學課堂與實踐、教學管理與制度、校企合作與創新、質量監控與有效性等人才培養要素,認真履行內部質量保障體系診斷與改進的主體責任,認真開展自主診斷與改革,實現教學管理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螺旋式上升。
(3)提高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積極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利用校園數據中心,強化人才培養狀態數據在診療改革工作中的基礎作用,加強學院人才培養數據采集管理系統建設,與高職人才培養狀態數據采集管理平臺對接,實時監控人才培養狀態數據和醫院情況數據,發布預警信息,提供數據支持,保障自主診療改革。
(四)樹立現代質量文化理念。通過宣傳動員和培訓交流,逐步建立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診斷和改進體系,促進全體教師、管理人員和教學輔助人員更新觀念,樹立立足標準、全面創新發展的責任意識,樹立服務需求、與時俱進的現代質量文化理念,積極構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自主發展創新機制,推進全員全方位教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內部質量體系的診斷和改進,學院將努力實現組織結構優化、運行機制高效、校園文化先進、專業特色鮮明、教學質量提升五大目標,促進學院發展。
四、施工步驟
第壹階段(9月1之前,2016-6月11,2065438):制定學院的診療改革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統籌安排全院的診療改革工作;制定內部質保體系診斷項目任務分解表,層層分解診斷改造工作建設任務,逐壹落實到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召開全院教職工動員會,使全院教職工了解診療改革工作的意義、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第二階段(2016 12—2017 17):各工作組負責,責任部門制定診改工作實施方案,細化分解工作任務,責任到人。
第三階段(2017年2月—2065 438+07年4月):各工作組負責,責任部門對現有的制度、標準等文件進行梳理,制定制度標準建設計劃,列出不需要修訂、需要修訂完善、需要重新制定的三種類型。
第四階段(2017年5月—2065 438+07,10年5月):各工作組負責,各責任部門補充完善各級(領域)工作標準和制度文件,形成較為完整的制度標準體系。
第五階段(2017 11月—2018 7月):各工作組負責,責任部門根據學院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及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項目任務分解表,覆蓋表中所有診斷點及影響因素,實施診斷與改進工作,編寫專項及部門自查自糾。
第六階段(2018年8月—2065 438+08年9月):邀請專家對學院的診改工作進行全面的模擬評審。評估各級(領域)過程診斷和改進的效果,督促各級持續改進,審核提交的診斷和改進材料。
第七階段(2018、10 —2018、12):驗收建設成果,固化建設成果,提交評審材料,接受省教育廳評審;各工作組和責任部門要提高各級(領域)的建設目標和標準,落實下壹年度的診斷改進工作。
動詞 (verb的縮寫)實施要求
(壹)統壹思想,高度重視診改工作。學院將定期組織教職工認真學習教育部和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組織人員外出培訓學習,定期和不定期舉辦診斷與改進專題論壇或質量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講座,介紹內部質量保證體系的框架、構建方法和技術,明確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建設的要求,不斷增強診斷與改進的自覺性和緊迫性。
(2)夯實責任,明確質量責任分工。各工作組、各部門要圍繞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項目影響因素參考提示,進壹步細化分解工作任務,責任落實到人,明確完成任務的目標要求、工作進度和時間節點。診斷和改革辦公室、質量控制中心和工作組應定期召開工作會議,檢查建設進度,推廣先進經驗,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
(3)更新觀念,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各工作組、各部門要從問題中深入細致地反思和分析學院現狀,從改進的角度圍繞問題制定對策,做到診斷和改進措施有的放矢、切實有效。
(四)加強宣傳,努力營造診斷改革的工作氛圍。學院要通過召開全院教職工動員會、學院官網、學院報紙、廣播等形式和媒體,大力宣傳診療改革工作,努力營造成人關心診療改革、人人了解診療改革、人人參與診療改革的良好工作氛圍,辦好工作簡報,對診療改革工作的過程、成效、經驗進行動態報道。
不及物動詞組織結構和工作職責
學院成立了診改領導小組,下設診改辦公室和七個專項工作組。
(1)學院診斷與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孟洋
組長:程
副組長:劉占朝、何、楊守國、等
王德亮馮曉芳
成員:雷憲文、李成濤、東丈、張靜和李永記
何李延忠宋世義李筱君鄭春錢龍江
崔洪誌李於嚴
職責:全面負責學院診療改革的各項工作,研究決定診療改革工作中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部署,對全院診療改革工作負領導責任。
(2)診斷與改革辦公室。
導演:楊守國
副主任:雷憲文、李成濤、劉寶英
成員:張誌天如觀璞董Xi
李露張茅
崗位職責:負責學院診改工作的整體規劃,制定實施方案和任務分解表;安排診改階段性工作,監督檢查各工作組和部門的工作進度和質量,協調工作組和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全面負責學院診改工作的有序運行;負責起草與診斷和改革相關的文件。
(3)診斷改革專項工作組。
1.行政服務質素保證組
責任部門:黨政辦公室
組長:鄭強
副組長:李成濤
成員:張瑉豪·李茂立
工作職責:負責行政管理服務質量組工作任務的細化分解和職責落實;梳理現有相關標準和制度,補充完善行政管理服務層面的標準和制度;負責填寫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查與改革報告的相關部分;負責起草辦公室年度自我診斷報告;協調處理學院診斷改革相關事宜,全面負責行政管理服務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積極開展診斷改進,全面提升學院行政管理服務水平。
2.專業和課程建設質量保證小組
責任部門:教務處各部門
組長:楊守國
副組長:雷憲文
成員:張誌田、茹冠普、、李、錢龍江。
崔洪誌李周舒易
沈項容趙鵬
趙金元惠平
崗位職責:負責專業和課程質量組任務的細化分解,責任落實;梳理現有相關標準和制度,補充完善專業和課程層面的標準和制度;負責填寫《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查與改革報告》的相關部分;負責起草教務處及各部門的年度自查報告;全面負責專業和課程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積極診斷改進,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3.教師隊伍建設質量保證小組
責任部門:組織人事部、教務處
組長:楊守國
副組長:何、雷憲文
成員:鄧、、周、沈紅、王毅
工作職責:負責工作組工作任務的細化分解和責任落實;梳理現有相關標準和制度,補充完善教師層面的標準和制度;負責填寫《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查與改革報告》的相關部分;負責起草人事部門年度自我診斷報告;全面負責教師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積極診斷改進,全面提升教師素質。
4.學生全面發展質量保證小組
負責部門:學生處。
組長:鄭強
副組長:東丈、張靜
成員:劉雷龔馬蒙杜東
楊建平譚從珍李東海
工作職責:負責分解工作組任務,落實責任;梳理現有相關標準和制度,補充完善學生層面的標準和制度;負責填寫《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查與改革報告》的相關部分;負責起草本集團各部門的年度自我診斷報告;全面負責學生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積極診斷改進,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5.後勤安全質量保證小組
責任部門:總務處、財務室、保衛處、集團辦公室圖書館。
組長:王國林
副組長:李師義、李永記、於雪峰
成員:顧振波、胡巖、社區成員張誌良。
張鵬張偉
工作職責:負責分解工作組任務,落實責任;梳理現有相關標準和制度,補充完善物流安全層面的標準和制度;負責填寫《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查與改革報告》的相關部分;負責起草本集團各部門的年度自我診斷報告;全面負責後勤保障層面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積極診斷改進,全面提升師生服務水平。
6.社會服務工作組
責任部門:培訓中心附屬醫院
組長:馮曉芳、李
副組長:辛劍鋒
成員:李海軍,劉建斌
工作職責:負責工作組工作任務的細化分解和責任落實;梳理現有相關標準和制度,補充完善社會服務層面的標準和制度;負責填寫《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查與改革報告》的相關部分;負責起草工作組各部門年度自我診斷報告;全面負責社會化服務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積極開展診斷和改進,全面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
7.數據平臺建設小組
責任部門:教務處
組長:楊守國
副組長:茹冠普舒鐘平
成員:永濟何
李師義李錢龍江崔洪誌
李於顏
工作職責:負責工作組工作任務的細化分解和責任落實;梳理現有相關標準和體系,補充完善數據平臺層面的標準和體系;負責填寫學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自查與改革報告的相關部分;負責起草年度人員培訓數據分析報告;全面負責學院數據平臺的建設,確保高效運行,為診斷和改革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七。保障措施
(A)組織安全
學院成立了診改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質量監控中心,領導小組下設7個專項工作小組,確保建立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推動診改循環實施。
(2)制度保障
壹是建立診療改革工作例會制度,及時報告、分析和處理診療改革工作過程中的情況和問題,為診療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決策建言獻策;二是通過診療改革工作責任制,將診療改革工作納入部門目標管理責任制,將診療改革工作作為目標管理責任制的壹票否決項目;第三,通過問責制,對診斷和整改不力的部門和個人進行問責。
㈢人員安全
選派壹批具有豐富教育教學管理經驗的骨幹人員,充實學院診斷工作隊伍,聘請行業企業、職業教育、質量管理等院外專家組成院外診斷專家團隊,開展診斷指導。同時,在強化學習和系統培訓的基礎上,將學院管理團隊建設成為具有自我診斷意識、相關診斷知識、開拓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管理團隊。
(4)數據保證
加強人才培養數據平臺建設,加大平臺數據采集和管理隊伍建設,以實時、準確、完整的平臺數據分析人才培養現狀,為診斷和改進提供數據支持。
(5)經費保障
設立診療改革工作專項資金,制定診療改革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確保各項診療改革工作經費按時足額到位,保障各項工作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