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虐戀亞文化的作者簡介

虐戀亞文化的作者簡介

李銀河 血型A,1952年2月生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美國匹茲堡大學社會學博士、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後。主要著譯作有:《中國人的性愛與婚姻》、《生育與中國村落文化》、《他們的世界——中國男同性戀群落透視》、《中國婚姻家庭及其變遷》、《中國女性的性與愛》、《同性戀亞文化》、《虐戀亞文化》等。

李銀河教授是中國第壹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也是當今中國最著名的社會性學家之壹,並於1999年被《亞洲周刊》評為中港五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壹。

“虐戀”,西方稱之為sadomasochism(簡稱SM),統指與施虐、受虐相關的意識與行為。“虐戀”壹詞是由中國的老壹輩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首先提出的,但直到二十世紀末,李銀河的《虐戀亞文化》才真正為我國填補了這項研究的空白。

在《虐戀亞文化》壹書中,作者系統地介紹了西方的虐戀現象及其意義。全書***分六章:“虐戀亞文化”——描述了虐戀的規模、特征、歷史變遷及其社會處境。“虐戀個案”——根據性別的不同將虐戀個案劃分為五類進行了分別介紹。“虐戀作品”——介紹並分析了從主流文學到地下文學中的虐戀描述。“虐戀成因”——將西方學者對虐戀現象的解釋作了介紹與分析。“虐戀政治”——介紹了西方人針對虐戀的不同政治立場。“虐戀的啟示”——作者從多個角度(權利關系、宗教精神、性解放等)介紹了虐戀對我們的啟示。

作者將虐戀定義為:“它是壹種將快感與痛感聯系在壹起的性活動,或者說是壹種通過痛感獲得快感的性活動……所謂痛感有兩個內涵,其壹是肉體痛苦(如鞭打導致的快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如統治與服從關系中的羞辱所導致的痛苦感覺)。”

在序中,作者認為“……性思潮中最具革命意義的有兩個分離,其壹是將性快感與生殖器官分離開來……而虐戀的意義之壹就在於它使快感與生交快感的替代作用,真正起到繁衍作用的性行為會相應減少。這種不利於生物個體生存的現象在進化論上如何解釋呢?

若將虐戀的定義改為“將快感與羞辱感聯系在壹起的性活動”,可在此基礎上提出壹個假設。如下:人的大腦是壹種復雜的神經網絡,具有高級的聯想學習能力,通常喜歡將相似的事物聯系起來,成語“愛屋及烏”就是這個含義。如果有壹種事物通常與性相關,而性又與快感相關,人在無意識當中就會把該事物與快感直接聯系起來,從而只要該事物壹出現,人根本不必通過性就會有快感。如戀物癖將內衣褲(與性器官接觸的物品)與快感的直接聯系起來。而虐戀是壹種建立在羞辱感上的行為,羞辱感通常與性活動緊密相關,因此人在無意識中會將虐戀與快感聯系起來。虐戀與快感的聯系雖然不利於生存,但如果要消除這種聯系,就要消除羞辱感與性活動之間的聯系,而消除羞辱感與性之間的聯系不利於人類繁衍(至於為什麽不利,代價多大,不少關於人 類性的進化的書都有介紹),因為消除羞辱感付出的代價比虐戀付出的代價還要大,通過長期的自然選擇,人類保留了壹定的羞辱感,虐戀就相伴而生了。

該書體現了李銀河治學的壹貫作風——嚴謹、求實、不輕易作價值判斷。第壹次聽說李銀河的名字,是因為她是王小波的夫人。然而現在看來,其才華與影響力應遠超王小波了。

虐戀在中國人的心中基本被歸類於變態的範圍,這與壹衣帶水的鄰國——日本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日本動畫片《蠟筆小新》都有虐戀內容),因此該書的出版對國人性觀念的提高具有重大意義,也為國內學者的相關社會學研究提供了壹個良好的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