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充電樁使用率低
不管是相關政府部門還是民間資本,都在大力發展充電樁。目前的情況是,壹邊車主大喊著“無處充電”,壹邊則是充電樁數量的不斷增加,而在這其中,凸顯出的問題是充電樁使用率低。
“聯聯充電”是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受上海相關政府部門委托承建的,主要接入上海“公***”和“專用”的充電樁,聯聯平臺上將近8,000個公***充電樁使用數據顯示,上海的公***充電樁利用率為4%,比例不算高,利用率高的主要是為城市出租車和公交車服務的專用充電樁,此外,公***充電樁的損壞率也達到3%。
(二)充電設施布局落點難
安裝壹個充電樁需要協調的部委主體非常多,各種訴求、各種利益相互交織。應有壹些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尤其是城市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方面,應著重從法律、規劃上加以落實。
(三)用戶體驗差
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都講究使用體驗。目前,各充電樁平臺都有自己的App,但幾乎每個App都只能找尋自家的充電樁,沒有互聯互通。即使車主發現充電樁,還得先安裝其App並註冊登錄才能解鎖槍,而支付方式也多種多樣,有的平臺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和銀聯,有的平臺需要事先辦好該平臺的消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