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全面抗戰這壹提法主要源自1945年日本投降後的民國政府,所以後來慢慢的被全國人民所接受,變成了八年抗戰。
在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中,14年抗戰則是指從1931年九壹八事變爆發後開始的抗戰,包含了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兩個階段。8年抗戰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的全面抗戰,其準確的說法其實是八年全面抗戰。
這裏的“全面抗戰”有兩層意思;壹是戰爭形式上的全面,也就是全國“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都開始了抗戰;二是領導方面的全面,自西安事變以後,中華蘇維埃政府對外的稱號是陜甘寧邊區政府,就是說承認了中華民國政府為中國官方唯壹政府。八年全面抗戰這壹提法也主要源自1945年日本投降後的民國政府,八年全面抗戰也就漸漸被全國人民所接受,慢慢的簡化成了是八年抗戰。
抗戰的三個階段時間
1、戰略防禦階段,時間是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全民族抗戰開始,歷經太原會戰、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徐州會戰等大的戰事。
2、戰略相持階段,時間是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1938年10月下旬廣州、武漢失守,戰事基本相持。中國國民黨抗戰在總體上逐漸趨向消極,並先後三次掀起反***高潮,把主要精力放到消滅敵後抗日武裝和根據地上面。
3、戰略反攻階段,時間是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從1943年7月開始,***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