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中國有哪些「天下第壹」?

中國有哪些「天下第壹」?

1,載人航天

2065438+2007年9月22日約18時,天舟壹號貨運飛船受控脫軌。

至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已經完成,大步邁入“空間站時代”。

近年來,我國載人航天相繼取得了神舟十號首次應用飛行、長征七號首飛、天宮二號穩定運行、神舟十壹號航天員中期駐留、神舟十壹號與天宮二號對接、天舟壹號推進劑順利加註等壹系列成果。

在2019年6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燕華表示:我國將繼續實施探月工程,突破地外天體自動采樣返回技術,2019年底前後發射嫦娥五號,實現區域軟著陸和采樣返回,探月工程將得以實現。

“中國高度”的壹次次刷新,顯示了國家項目的神聖與榮耀。

2.蛟龍號探索海洋

蛟龍號作為我國唯壹的深海載人潛水器,在深海探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潛水深度是壹個國家深海探測能力的象征。在世界上用於科學研究的載人潛水器中,只有蛟龍號能夠達到7000米的工作深度。

美國《紐約時報》專門刊文關註中國深海調查計劃。這篇文章的結論是,蛟龍號潛水器進行的深海試驗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標誌,就像進入外層空間壹樣。

對於擁有300多萬平方公裏“藍色國土”的中國來說,能否走向深海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3.單孔徑射電望遠鏡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射電望遠鏡,FAST的建成將中國的天文研究推向了更深的世界:開創了建造巨型望遠鏡的新模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被認為能夠在未來10到20年保持世界壹流的地位。

隨著索網多項技術難題的不斷攻克,形成了12項自主創新專利成果,其中發明專利7項,大幅提升了我國索結構工程水平。

將推動我國天線制造技術、微波電子技術、並聯機器人、大跨度結構等高新技術的發展。

4.超級計算機

每秒9.3億次!這就是“神威太湖之光”的浮點運算速度。

2065438+2007年6月,在德國最新發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行榜中,“神威·太湖之光”憑借這壹“超速度”第三次出現在榜首,並實現三連冠。

201165438+2006年10月,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由我科研團隊完成的“擴展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應用項目獲得了2016年度超級計算機應用領域的最高獎,成為我國高性能計算發展史上的裏程碑。

5、第三代核電技術

2017年8月6日,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家重大大型先進壓水堆CAP1400示範工程1機組主管道彎管A完成,彎曲半徑和角度滿足設計要求。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研制成功,實現了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的自主化,綜合性能達到全球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