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人死後,出殯的棺材為何不能落地?

人死後,出殯的棺材為何不能落地?

出生、衰老和死亡是自然規律。這是不可逆轉的自然法則。壹個人死後,會舉行葬禮。葬禮是紀念死者的儀式。在古代,《儀禮》記錄了許多關於葬禮的規定。最早的葬禮儀式寫於西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就有記載。喪葬儀式在古代非常復雜,甚至喪服也分為五種服裝,俗稱五服。事實上,在很多有名的葬禮儀式中,有壹條不成文的規定,棺材不能掉在地上。嘉慶皇帝死後,8000人被用來搬運棺材,以防止棺材掉到地上。香妃死後,乾隆皇帝派了66666人送葬。當棺材被送到喀什時,送葬隊伍中只剩下六個人,因為棺材在路上不能落在地上,而路途遙遠,所以送葬的人要麽死亡,要麽逃跑。

在古代,鬼神的說法相當流行。他們認為“慈棺落地為不舍,兇棺落地為不甘”。因此,不管是什麽樣的棺材,即使是現在,棺材也不會在葬禮上掉在地上。即使累了,他們也只會用椅子來固定棺材,以防它掉到地上。

所以,棺材不能掉在地上,真的是封建迷信嗎?事實並非如此,關於棺材掉在地上,這個說法最早來自三國時期。諸葛亮因病在五丈原死去,為了防止司馬懿的追擊,諸葛亮讓他的木雕坐在椅子上,假裝活著。司馬懿不敢追擊。蜀軍進入斜谷後,訃告才公布了。這也是著名的“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劉嬋聽說後,就讓人把諸葛亮的棺材往南方擡,直到什麽時候繩子斷了,就把它埋在那裏。然而,由於那是壹根不容易折斷的鐵繩,幾個擡棺人敷衍了事。回去告訴劉禪,諸葛亮已經下葬了。劉禪聽說後立馬猜出他們在撒謊,讓人把他們都殺了。因此,棺材會掉在地上的說法在人們中間廣為流傳。

事實上,棺材不可以掉到地上,它也可以用基礎科學來解釋。人的力量與士氣相關。“壹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剛開始,壹個人有力氣擡棺材。如果壹個人停下來,他的力氣就會慢慢減少。這樣就沒辦法把棺材擡到埋葬的地方。而壹鼓作氣就可以把棺材擡到下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