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分好幾個層面,首當其沖的應該是用戶價值,然後才是商業價值,最後是行業生態價值。
如果妳沒有給用戶提供使用價值,商業價值也就無從支撐。
用戶價值
那麽,假如我們做壹款信息流智能推薦產品,先要問問自己以下幾點:
1. 用戶為什麽要閱讀資訊?
信息究竟是什麽?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是?
2. 我們能給用戶在閱讀資訊上,提供什麽樣的附加價值?
從古至今,人類都有信息交流的需求。
智人這個族群,由於產生了語言和想象,使得信息交換及大規模協作成為可能;而文字的誕生,則使信息獲得了跨越時間的能力;最後媒介技術的發展,使得信息跨越時空的能力越來越強。
如今,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各種各樣,獲取信息的能力越發強大。我們每天都淹沒在各色各樣的信息當中,究竟是什麽,在驅動著我們樂此不疲地消費資訊?
人類,為什麽需要閱讀資訊,或者叫做獲取信息?
a)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壹個遠古人類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他只有時刻保持著對周邊環境的敏感,時刻嘗試獲取有用的信息以提高生存幾率。因此,他總是會害怕錯過什麽有用的信息,必須盡可能地獲取更多的資訊。
b)排除孤獨感,獲取認同
壹個排除在群體之外的遠古人類是很難生存下來的,因此人類基因中對孤獨感有天生的恐懼,對獲取認同有著強烈的需求。
我們需要知道“周邊的人最近都在做什麽”,需要分享信息與人發生聯系,需要與人擁有***同話題,需要以某種方式與這個世界產生聯系。
我們還需要在資訊中找到***鳴,我們閱讀及轉發那些標簽式的文章,以完成自我標榜及認同,排除孤獨感。
c)從眾效應
善於模仿他人及從眾的人群有更高的生存幾率,我們天生就趨向於從眾。
我們通過閱讀熱門資訊,感覺參與其中;喜愛各色各樣的"最值得推薦的" "妳不得不知道的"等等排行榜或總結式文章,來指導自己的生活。
d)獲取確定性
我們壹直是壹個特別追求確定性的族群,天生不能容忍"模糊性",因此,我們追逐哲學的終極三問,或者,轉而相信從復雜現象中抽離出來的簡單結論。
如宗教、如星座、如心理測試。
我們需要知道“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麽”和“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麽回事”;需要不斷獲取知識,來消除不確定性。
e)滿足心火
人們總是會通過壹個"偶像"來滿足對理想自我的渴望,通過故事來滿足自己想得卻不得的心火。
我們追星,看偶像劇,網文,英雄故事,成功神話...來滿足我們的虛擬自我,是壹個妳自我想象的投射。網紅產品,亦是。
我們也會通過看各類垂直類興趣的資訊,如美食,黑科技DIY,手工等等等等,來滿足內心的癢點,即各種自己想做卻又沒有能力或沒有事件或懶得動手的事情,這些在資訊中均隨手可得。
鏡像神經元的存在,使得我們具備同理心,有時我們的大腦似乎分辨不出"自己實際在做"和"看到別人在做"之間的區別。這種感染能力,使得人們在閱讀資訊中能獲取快感。
如果說前3點,資訊的價值都是在於緩解人們的痛點(恐懼),那麽這壹點,資訊的價值則是在於提供癢點或爽點。
f)打發無聊
在遠古捕獵時代,人們並不追求效率(因為多余的狩獵品無法保存),有大量的空余時間需要打發。於是發展出閑碎閑聊,八卦,及遊戲。
消費資訊能成為很好的消遣選擇。?
我以前覺得那些愛討論各國時事政治外交的男同胞們很高大上,後來發現,他們聊起這些事情的興奮勁頭,其實和女生們熱衷於明星娛樂八卦,很多時候,並無實質區別。
-----
歸納完信息對用戶的價值和意義,接下來,就該問:作為壹款News Feed App,在用戶消費資訊這件事上,我們提供什麽樣的附加價值?
壹般說到企業提供的用戶價值,我們都可以總結為:1.降低成本;2.提高效率,也可用四個字表達:多,快,好,省。
作為壹個資訊集合及分發平臺,就是 提供更多樣化的信息,讓用戶更快更便捷地獲取到自己感興趣的高質量信息(甚至是驚喜)。
目標確定之後,還需要先分析壹下,我們是需要在什麽樣的場景和前提條件下完成這個目標。
用戶會在什麽場景下想使用這個App?
按梁寧的說法,是大白?還是小閑?還是笨笨?
首先,我認為我們服務的肯定不是大白。目標明確的用戶會去使用搜索引擎,會直奔信任的垂直社區/媒體中去獲取信息。
頭條類的服務用戶,首先必須是小閑。早起馬桶上,通勤地鐵裏,飯間閑暇間,睡前床榻中,閑來無事,刷壹刷,樂趣無窮。
他們在壹定程度上是笨笨,對資訊的定向需求並不強烈(不然就應該是大白),這個與小閑Kill time的需求吻合;但不強烈不代表沒有,只是存在彈性空間和較大的容忍度,可以給機器壹定的時間去揣摩其興趣與喜好。
最終想要達成的目的,就是讓用戶在閑暇時間裏用妳的App爽爽的kill time.這就是附加價值。
那怎樣才能讓用戶爽呢?
還是回到那4個字:多,快,好,省。
多,是指多樣化。不同於垂直社區/媒體,這裏可以壹次性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甚至,是平常用戶很難被滿足的小眾需求。
快和省,在資訊閱讀上,我認為是壹致的。因為這裏所涉及的成本都是時間,意思就是可以更快地提供用戶所想要的資訊。
好,就是高質量文章,這裏的高質量,特指滿足用戶個人喜好的精準信息;這裏的高質量,不以專家意見為準,只要是符合用戶喜好,能令用戶滿意的,就是高質量。
好,定義了需要提供的附加價值,接下來要看的是:
怎樣才能做到呢?
a)需要有多樣化的基礎資訊池。多樣化不止指的各種細致的類別,還指信息的表現形態,滿足豐富的個性化需求;
b)快,指的是分發平臺可以更快地完成對用戶興趣的收斂;在某些強調時效的分類上,也特指能給用戶提供更新更迅捷的消息;
這裏需要解決的,是用戶冷啟動問題,是持續追蹤並鎖定用戶喜好的能力,及強時效資訊的迅速觸達。
c)好,是指所提供的資訊是符合用戶期望的。這除了需要鎖定用戶興趣外,還需要有能力從這些分類文章中找到高質量文章。
這裏需要解決的,是文章的冷啟動問題,及高效識別低質/優質內容的能力。
至此,我們大致縷清了:壹款頭條類資訊聚合及分發產品可以提供的用戶價值,以及為此相應需要解決的問題。
下壹節,我們再來看看可以怎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