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夜之間,「17」突然在香港紅起來,情況與 2011 年「LINE」爆紅壹樣,大家都沖過去下載這個 App,然後大家都說這是潮流。與「17」性質相似,但沒有那麽瘋狂的「Periscope」也因此受惠成為了不少朋友的選擇。
[embedded content]不過,無論是「17」還是「Periscope」,石先生均覺得他們在香港的生命十分短暫,與 2012 年曾經紅了壹星期的「Viddy」差不多,雖不至於消失,卻也不會上升到 Facebook 或 IG 等的高度。
使用方法超簡單
提起 Live Video,很多人覺得以前都有,為什麽會是「17」與「Periscope」紅呢?
在過去,想要開臺做直播並不容易,鏡頭外更需要下載專用軟體,即使 Twitch 與 Google+ 已經將直播的方法變得簡單,但始終沒有像「17」與「Periscope」那麽容易,只要手機下載壹個 App,登記按鍵就可以做到,方法簡單得不用教學,人人做到,算是把 Live Video 的門檻降低。
「17」的優勢與劣勢
「17」的優勢昨天在 POT.HK 上有篇文章談到,其中之壹就是介面與 Instagram 無異,很容易上手,貼相拍片再有 Live Video,加上平臺本身有不少靚女被人睇,不斷做 Streaming,可以發發明星夢,吸引更多人加入再分享。
介面與功能像 Instagram 是「17」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如同 Ralf Ng 說的壹樣,只要 Instagram 未來追加壹個 Live Video 功能,那麽「17」的用戶很容易就會被拉回 Instagram,用戶也就馬上回到原來活躍的平臺。
有認真用過「17」看分享、看直播的朋大都會知道。直播的朋友除了呼籲大家多點分享她的 Live Video 外,更多是請大家 Follow 她的 Instagram、Like 她的 Facebook Fans Page、訂閱她的 YouTube,暗示大家「17」不是她的主力平臺,只是把它當作直播工具。
「17」 Live Video 分享食飯吹水玩樂咩都有,不論男女人人都可以開臺,數量上雖然好,但質素欠奉,要找到壹個能夠持續觀看的並不容易。昨晚找到三個比較可觀的內容,第壹個是早上壹名男士放 iPhone 6S 直撃,第二個是晚上某位不知名女星著內衣訓系床叫人分享佢,第三個則是直播唱歌。
看到這裏,也許妳就能想到為什麽 Facebook 已經推出的 Live Video 功能 – Facebook Mention 為何暫時僅供部份認證用戶使用。
「Periscope」敗在 Twitter?
轉過來談談「Periscope」 ,有些朋友覺得「Periscope」要比「17」好,特別是它可以分享到其他平臺與存檔。不過,當妳打開「Periscope」介面的時候會發現它以全球為目標,並不像「17」般以朋友為主,像是 Twitter 的延伸。
而且「Periscope」的介面太重 Twitter 味道,過份簡單,對於大眾來說跟黒底白字的 MS-DOS 沒有差異,除非它能進步至壹看即懂,像 Windows 或 iOS 的情況,也許才能吸引大眾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Periscope」需要 Twitter,但 Twitter 式始終在香港紅不起來,想要用「Periscope」帶起 Twitter 又不太可能,中長線始終看不到紅起來的元素。
Live Video 怎麽才能紅起來,現在看來已經走到壹個新起點,從過去的 UStream、Google+、Twitch 到今天的「17」與「Periscope」愈來愈簡單,也愈來愈能吸引大眾,曙光開始出現,或許下壹個爆紅的 Live Video App 就是該市場的領導者。
HisTrend.HK 最神奇有趣的科技產品,優惠碼:SIFANS石先生何有想到做壹個什麽樣的 Live Video App 可以成為領導者?沒有,有意見不代表懂得做,但石先生敢說 6 個月後,香港大眾應該會漸漸忘記「17」或「Periscope」,而這幾天的熱潮也是他們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