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多校劃片在壹定程度上促進了機會公平,但“擇校熱”的根本原因是教育資源發展不均衡。根本的解決辦法是縮小地區、城鄉和學校之間的差距,全面提高教育水平。“目前廣泛采用學區制、九年壹貫制、名校辦分校、校長交流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面,讓先進的教學和辦學理念得到更廣泛的輻射和引領。但是薄弱學校提升很難,也需要壹個過程。"
有分析指出,“現階段,我國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發展水平和經濟發展水平仍存在較大差異。”北京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王政表示,我國基礎教育體系以縣為主,不同縣縣財政收入水平不同,制約了教師的跨區域流動。
也有專家建議,對於“名校辦分校”、“強校帶弱校”的模式,應建立長效機制。“如果單純派人,龍頭學校本身就會被掏空、拖垮,容易出現分散、不集中、水平低、重復等問題。”他建議,政府應該提供資金支持和知識產權保護,以開發可擴展的教育和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