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東海島有什麽好玩景點

東海島有什麽好玩景點

東島,湛江東島旅遊度假區位於中國第五大島湛江東島的東部,是“湛江新八景”之壹。它面向南太平洋,可以欣賞日出。28公裏長的海灘堪比意大利的“黃金海灘”。東島的“舞龍”被譽為“東方壹絕”,令中外遊客嘆為觀止。旅遊景點東島跨海大橋東島跨海大橋是湛江繼海灣大橋之後的又壹重大跨海大橋和公路工程,包括東島跨海大橋從廣東海大路口至威路港公路,連接湛江疏港公路和渝湛高速公路,國道325、207,省道373、374,形成湛江市區、湛江港區和東島鋼鐵基地周邊的現代化公路網。廣東海大路穿越至魯偉港疏港公路建設項目全長24.2公裏,其中東海大橋長4300米。全線采用壹級公路技術標準,設計時速100公裏。高速公路內部設計為六車道,跨海大橋和島的外部設計為八車道。該項目將分短期和長期實施。不久的將來,島外公路將有六車道,路基寬33.5米,跨海大橋有半個四車道,橋寬20.25米。通過設計和交通組織,堤防路面兩車道和半橋面四車道形成六車道。東島旅遊度假區東島旅遊度假區的沙灘水很幹凈,海沙粗細適中,柔軟幹凈,還會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沙浴可以治療各種皮膚病。此外,度假村地下溫泉豐富。玩完後,泡壹泡酒店和別墅裏安排的溫泉浴,壹定會讓妳心情舒暢,身體健康。獨具南方濱海風情的椰林清吧園是度假村的又壹景觀。在這裏遊泳納涼,看海,品嘗各種美味小吃,伴著習習的海風,讓人心曠神怡。壯觀的海灘上有各種各樣的遊樂項目:輕型航空飛機、空中降落傘、海上摩托艇、香蕉船、沙灘跑車。可以和漁民聯手廣撒網,讓妳玩得盡興!東島旅遊度假區是壹個環境優雅、風景秀麗的海濱度假勝地。現在有30多家度假酒店,可同時容納2000人。刻有“中國第壹長灘”字樣的大石龍海天灘俗稱龍灘。據世界旅遊權威機構鑒定,龍海天海灘長28公裏,寬150-300米,僅次於澳大利亞黃金海岸,是中國第壹長灘,世界第二長灘。儋州燈塔位於儋州島上海拔81.6米的馬鞍山上。在這座塔建成之前,這裏有壹座石塔。元代著名學者劉耕揚曾登上石塔,寫下壹首詩來表達他的感情:“壯觀的景象站在碧川的道路上,吞下了鮑莉和連雲。來幾個高處拍拍頭,撐半天。”1898年,法國殖民主義者強行租借廣州灣。出於軍事和經濟目的,他們拆掉了原來的石塔,建造了這座燈塔。歷時兩年零兩個月建成的潿洲島燈塔,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座擁有水晶磨鏡的燈塔之壹,也是世界三大燈塔之壹。濰州燈塔高23米,底部寬5米,頂部寬4米。整座塔是用麻石建造的。我們說的“砌”,其實不是用泥,而是壹個壹個的堆起來,石頭之間非常和諧。塔的下面是壹個方墩,上面是壹個圓錐體。塔頂是凸出塔外的燈座室。在其中心底部有壹個封閉的可旋轉托盤,內置水銀,支撐整個燈座。鏡架由160多個曲面水晶三棱鏡片組成,形成壹個圓形略扁的整體,直徑2m。壹個凸透鏡安裝在框架兩側的每個圓的相對中心。座架中央掛著壹盞400千瓦的日光燈,座架由電機驅動,每12秒旋轉壹圈。強大的光速被水晶棱鏡折射到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最後分別匯聚到兩個凸透鏡上,水平輻射,範圍26海裏。燈座的外圍建有了望臺。遠遠望去,浩瀚的南海,煙波浩渺,水天壹色。壯麗的海景,盡收眼底,讓人的心胸豁然開朗,煩惱煙消雲散。琶洲燈塔現為湛江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和倫敦燈塔、好望角壹樣,享譽全球。它以洋為中用,融合歷史古跡和當代先進科技,在浩瀚的南海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照耀在航道上。儋州燈塔是儋州島的壹大景觀,每年吸引無數中外遊客。龍水嶺是進出湛江港船舶的咽喉,是天然的“綠色標誌”。地下有廢棄的軍事工程,貫穿半山腰,機制巧妙,變幻莫測。計劃開發為多功能娛樂場所——“地下龍宮”。龍水嶺海拔不高。與平均自然海拔20米左右的東島相比,有“登龍水嶺,小東海”之感。站在山頂上,可以將東島的自然風光盡收眼底。向西望去,田野枯綠星羅棋布,雲蒸霞蔚,向東遠眺。海闊天空無邊無際,漁帆星羅棋布,遠觀蒼穹。看,白浪層層,銀沙如練;聽歌,林海撒,濤聲陣陣。龍水靈的名字已無文字可考,但民間流傳著各種傳說。據說,壹龍水嶺原本是當地龍家祖上選定的風水寶地,卻被朝廷破壞,堆成山。另壹方面,很久以前,王母娘娘來到人間,在香港意外地失去了朱。龍王派了十條小龍來保護朱湘。其中壹條白龍貪戀東島的美景,擅離職守,飛到東島遊玩,並在此定居...這些美麗的傳說都給龍水嶺增添了壹些神奇的色彩。傳說人們都有美好的願望,眼前的龍水嶺真的像壹條昂首挺胸的龍。龍海天島旅遊區龍海天島旅遊區位於東島東部。它是由山蜂、山坡、丘陵、沙灘和綠色森林組成的天然旅遊勝地。龍水嶺是旅遊區自然景觀中最神奇的地方。據考證,這個山脊是古代火山噴發形成的。海拔110米,常年綠樹成蔭,風景如畫。據說在法國殖民者入侵廣州灣之前,龍水嶺四周都是白沙,只有頂峰是紅色的。龍水嶺山頂有壹座“高山公”廟,由壹塊大石頭雕成,渾然壹體,精美絕倫。傳說高山公去南海參加觀音舉行的蟠桃宴時,路過龍水嶺,但嶺高,飛不過去。高山公見已經錯過了宴席時間,就很大程度上踢了龍水嶺壹腳,就成了今天這個樣子。高山後來住在這裏。寺廟前十米處有壹個洞。洞口直徑壹米寬,深不可測。山脊上有石像、石鼓、石鑼等象形文字。“咚、咚、咚”、“鐺、鐺”的聲音立刻從敲擊石鼓傳來,神奇莫名。不幸的是,它被法國殖民者炸掉了,用來建造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