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皈依受幾戒

皈依受幾戒

根據修行程度和修行方向的不同,受不同的戒律,分為五戒、八戒、十戒、俱足戒等。或小乘戒、大乘戒、居士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出家者受持戒法後即成為正式僧尼。

皈依受戒的劃分:

1、翻邪三皈───最初進入佛門。?

2、五戒三皈───信佛之後加受五戒。?

3、八戒三皈───六齋日受持八關戒齋。?

4、十戒三皈───沙彌(尼)受十戒。?

5、具足戒三皈──比丘(尼)受大戒。

最基礎的佛教戒律稱為“五戒與十善”,其核心內容是“壹心向善,諸事莫惡”。 這是入門者必須要學習的。“三皈依”,是佛教信仰者必須要堅信的,和“五戒”不同,“三皈依”有著比較濃重的宗教色彩。

五戒,是壹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這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應遵守的。

擴展資料:

1、沙彌和沙彌尼必須受持十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不視聽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 。

2、上座系佛教比丘有227戒,比丘尼有331戒,此傳漢地比丘守250戒,比丘尼守348戒,藏傳佛教喇嘛持253戒。?

3、信奉大乘的漢地佛教僧尼還須受菩薩戒。凡受戒者不許破戒,但允許聲明舍戒還俗。破戒者要受到懲罰。如果遇特殊情況,也可以暫時破例開戒。

為表示篤信佛法、虔守佛規,需受戒,即用戒香炙燒頭額或手腕,炙成3個、6個、9個或12個黑疤,越多表示越虔誠,戒期完畢,由傳戒者發給“戒牒”及“同戒錄”。

百度百科-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