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讀作“bàng,wǎn”。
1.定義
傍晚,漢語詞匯,拼音:bàng,wǎn,意思是臨近晚上。與“黃昏”同義。傍晚指的是日落後,天色漸漸暗下來,但還未完全黑暗的時段。通常來說,這個時間大約在下午5點到晚上8點之間。
2.詞源
“傍”意為“接近”,“晚”則指“夜晚”。因此,“傍晚”壹詞是指接近夜晚的時段。
3.氣象學上的定義
氣象學上,傍晚指的是從日落後到日夜平分線附近的時段。氣象學家通常將傍晚劃分為三個時段:黃昏、薄暮和夜幕降臨前。
4.傍晚的特點
傍晚是白天與夜晚的過渡時段,天色逐漸暗淡,光線昏暗。此時空氣裏的濕度較高,溫度逐漸降低,風力也會減小。因此傍晚時段氣溫通常比白天要涼爽壹些。
5.傍晚的文化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傍晚被賦予了很多含義。例如《論語》中有“傍晚習武,早朝讀書”之說,意為傍晚時練習武藝,早晨則用來讀書。此外,古人也喜歡在傍晚時段賞月、聽音樂、品茗、散步等。
6.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壹卷:“那日直吃到傍晚,剛剛雨止,婆子作謝要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回:“齊明如從中答應,說傍晚在壹品香吃大菜面交,又約定了是夜開局。”
楊朔《木棉花》:“第二天廣九路通車了。傍晚才開駛,白天恐怕遭受空襲。”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壹:“大郎道:‘……目今年已傍晚,秀才還要到哪裏去?’”
總結:傍晚是壹天中的過渡時段,氣象學上指從日落後到日夜平分線附近的時段。傍晚的特點是天空逐漸暗淡,氣溫逐漸降低,風力減小;在傳統文化中,傍晚有著豐富的含義,例如練習武藝、賞月、聽音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