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網絡信息化發展建設隨著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以適應企業發展和信息化的要求,公司各單位組建了計算機網絡,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計算機數量由過去的幾臺增加到目前的數百臺,由單機應用模式向網絡化模式轉變。為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計算機網絡,必須科學地規劃、開發和建設網絡。網絡規劃作為壹個企業的工業園區,對內要建設企業局域網,對外要連接周邊工業區和周邊工廠,這兩個都是網絡規劃要考慮的。所以根據這個特點和公司各單位的劃分,園區的計算機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壹是生產計算機,二是管理計算機,三是財務計算機,四是勞動系統計算機。在這四種類型中,用於辦公管理的電腦數量最多,相互之間的交流也比較多。經過分析,我們將企業局域網按照應用類型劃分為四個相應的子網:生產子網(LAN 1);管理子網(LAN 2);人工子網(LAN 3);財務子網(LAN4)。這四個連接起來形成企業的主幹網。網絡規劃如下:LAN1段為192.1.31。XXX,LAN2段為192.1.30.XXX,LAN3段為192.1.70.xxx,每個網段的第10個地址預留為主域服務器,30個網段的第11個地址作為工業區內部WEB服務器。企業骨幹網拓撲圖如圖:可以選擇的局域網有Netware網絡、WindowsNT網絡和Windows2000或Windows9X對等網絡。根據公司園區規模和實際需求,選擇Windows2000或Windows9X對等網絡。采用這種局域網的優點是不需要配置高度專業化的服務器,連接簡單,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連接方式可以是總線網絡結構(多用於生產子網)、星型網絡結構、環型網絡結構。我們大多選擇星型網絡結構,這種結構的優點是連接簡單,維護方便,穩定性相對較高。連接設備壹般為8-24口交換機、網卡、光纖轉換器、光纖、雙絞線網線等設備。為了保證金融數據的安全,在通信光纖的入口處采用了帶路由的適配器。網絡的實施可分為三個階段:網絡設計、網絡布線和網絡軟件編程配置。1、網絡設計網絡設計應根據網絡規劃方案,對工業區內的網絡進行統壹布線設計。光纖往哪裏走,在哪個單元設置壹個鏈接點最經濟簡單等等。作為重中之重。關於寫字樓、醫院、學校建築內的布線,在建築平面圖上設計網絡布線方案,標明各樓層的集中線和各信息點的位置,在地圖上畫出從轉換器到各信息點的布線路徑,根據路徑計算出所需的網線長度,根據信息點統計出所需的開關配置和數量以及墻壁打孔的位置, 根據需要配置PVC套管和槽板進行電線保護,最後做統計表,匯總所需布線材料,做預算合理安排。 2.網絡布線應根據設計方案進行。首先將開關從各信息點接線到配置位置,在各連接處束緊線束,並用適當規格的槽板或套管保護。網線中間不要打折,盡量保持平直。其次,制作雙絞線的兩端,制作級聯線和直線。在局域網布線中,雙絞線和RJ45連接器引腳采用兩種標準:568A和568B。級聯線壹般用於連接開關,采用568A的電壓法,直線用於連接開關到電腦終端,多采用568B的電壓法,抗幹擾性強,傳輸距離遠。最後,將轉換器與開關連接,接線校準正確後,將開關與計算機連接。3.網絡配置和軟件編程A. IP地址分配在網絡連接中,選擇“IP/TCP”屬性,根據規劃的網段,輸入每臺分配的PC的地址和子網掩碼,這樣就可以通過IE瀏覽器輸入公司WEB服務器的IP地址,進而進入公司的辦公自動化網絡平臺,實現公司信息的瀏覽發布和公共文檔的相互傳輸。b .管理應用軟件的編程工業區內各工廠(包括外圍工廠)根據自身的管理性質,編制了內部生產管理系統,並通過內部局域網服務器建立了本地數據庫。工業區程序員完成工業區信息發布平臺、管件合同、成品倉庫管理系統。最後,他們進行統壹規劃和網絡合並,使工業區內的所有工廠都可以通過局域網享用數據,各種生產運輸計劃的下達和日報表數據都可以通過局域網或互聯網快速傳輸,免去了頻繁的傳真傳輸。其系統框圖如圖:遠程數據庫上的客戶端或本地數據庫上的客戶端通過Internet或LAN與中繼服務器建立連接(中繼服務器有固定的IP地址/Internet域名),中繼服務器保存每個客戶端的動態IP地址(連接Internet時獲得);遠程數據庫需要與本地數據庫進行數據交換,中繼服務器在兩者之間建立臨時通道(通過交換相互的動態IP地址);數據交換通過遠程數據庫和本地數據庫通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