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演員印小天在長城跳舞還踩上墻磚?網友怒了!律師分析“翻車”原因

演員印小天在長城跳舞還踩上墻磚?網友怒了!律師分析“翻車”原因

近日,

有網友爆料稱

偶遇 男演員印小天帶團隊

在河北金山嶺長城拍攝跳舞視頻,

期間有部分時間

是站在長城城墻邊緣跳舞。

印小天的社交賬號上,

也發布了壹系列相關視頻。

8月1日下午,印小天致歉稱: “給大家做錯誤示範了,在此向大家說聲對不起!”

印小天微博截圖

據了解,事情發生在7月29日,金山嶺長城的工作人員回應稱:當天12點40分左右,印小天來到金山嶺長城沙嶺口西方臺,長城保護員在距離西方臺200多米的西域樓巡查時發現有人在西方臺拍視頻。

事發後, 景區在官方微博回應稱 ,印小天是自己帶團隊買票進入景區,事先未進行任何溝通,站在長城城墻跳舞是不允許的,巡視員發現其在城墻上跳舞後,隨即制止。

金山嶺長城官博發文

演員、網紅為了拍出好看的畫面,有時候往往“劍走偏鋒”。就在今年7月3日,部分網友質疑@機智的黨妹 在遭受過日軍屠殺的旅順,選擇在旅順博物館門口,穿著受日本影響的服裝,歡快地跳著與日本文化有關的宅舞,實在不妥。相關視頻已於7月3日刪除,並發布道歉。

前有女網紅枉顧 歷史 文化拍攝爭議視頻,如今又有男演員無視文物保護跳舞跳得起勁,如此屢屢“翻車”,除了道德批評外, 他們是否違法了呢?對遊客開放的文物景區該如何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目前我國法律中對破壞景區(例如在長城上穿奇裝異服、刻字等)有哪些處罰措施?

上海市德尚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凡律師 表示,河北金山嶺長城作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等,受到法律保護。 “踩上長城跳舞不僅有悖於道德、文明,更違反了法律法規。”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徐曉東律師 指出,“已開發區域的長城地面可以行走,但長城城墻是禁止攀爬的,會涉嫌損壞城墻等文物,並造成自身安全風險。”

《河北省長城保護條例》

第五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長城上架設、安裝與長城保護無關的設施、設備等行為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後果的,對個人處壹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在長城上取土、取磚(石)、挖掘等行為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對個人並處壹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並處壹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六十壹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刻劃、塗汙長城或者挪動、損毀、刻劃、塗汙長城保護標誌及其保護設施的,按照《中華人民***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

《中華人民***和國文物保護法》 規定,刻劃、塗汙或者損壞文物尚不嚴重的,或者損毀依照本法第十五條第壹款規定設立的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的,由公安機關或者文物所在單位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壹的,處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壹)刻劃、塗汙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壞國家保護的文物、名勝古跡的;

(二)違反國家規定,在文物保護單位附近進行爆破、挖掘等活動,危及文物安全的。

《國家 旅遊 局關於 旅遊 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第十條 “ 旅遊 不文明行為記錄”形成後,國務院 旅遊 主管部門可將“ 旅遊 不文明行為記錄”信息向 社會 公布。

徐曉東律師強調,上了“ 旅遊 黑名單”的遊客,有關部門和機構、可以根據職責權限在征信系統中記錄,采取在壹定期限內限制出境 旅遊 、邊境 旅遊 、參加團隊 旅遊 、乘坐航班等懲戒措施。

徐曉東律師補充道,根據 《中華人民***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六十四條 規定, 故意或者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的,還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第六十六條規定, 刻劃、塗汙或者損壞文物尚不嚴重的,由公安機關或者文物所在單位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王凡律師認為,藝人網紅通過蹭景區熱點吸引粉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其行為必須符合道德與法律。“ 道德是最低限度的法律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愛護公物,更不用說是文物。”王凡律師表示,在文物景區著奇裝異服、站在長城墻上跳舞擾亂 旅遊 秩序、破壞文物為道德所不容,也顯然違反了前述《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對於文物的保護相關規定。明星藝人在享有豐富 社會 資源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要承擔相應的 社會 義務,比如應以身作則,成為 社會 公眾的榜樣,傳遞 社會 正能量。

“文物承載民族智慧,是 歷史 文化的傳承,要加強文物的保護和利用,讓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這就要求文物景區應當對廣大遊客開放、進行合理利用,但同時必須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對此,王凡律師建議, 首先 要做到有效保護,制定切實可行、符合實際的法律法規並嚴格實施,為文物保護提供法律支撐; 其次 要做到合理利用,對於不可移動的文物、館藏文物、考古發掘文物等區別利用,對於不可移動文物可呼籲 社會 誌願者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把握好保護與利用的“度”是關鍵。

徐曉東律師認為,“對於刻劃、塗汙、故意損壞等破壞文物的違法行為,既要將文物保護法嚴格執行到位,也要深入普法,讓更多的人知法、守法。”

整理 | 王菁

部分新聞素材綜合自極目新聞、新京報、新聞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