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團大戰的解釋: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發動的壹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的戰役,由於參戰兵力達105個團? ,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壹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2、百團大戰的歷史意義:
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動出擊日軍的壹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打出了敵後抗日軍民的聲威,振奮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
百團大戰的勝利,沈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鬥誌,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壹頁,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擴展資料:
百團大戰的戰役起因
1940年夏,八路軍在華北對日軍開展的壹次大規模的破襲作戰。1940年以後,日本歐洲動蕩,壹面加緊誘迫國民黨投降,壹面加強對敵後抗日根據地的“肅正”討伐,企圖徹底摧毀抗日根據地。
為了粉碎日軍的圖謀,打破其“囚籠政策”,克服國民黨頑固派對日妥協投降的危險,華北八路軍所屬部隊乘青紗帳和雨季,對日軍發動了壹次大規模的破襲作戰。八路軍參戰部隊達到105個團約20余萬人,故稱“百團大戰”。這次戰役的主要意圖是破襲日軍在華北的交通線。
百度百科-百團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