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經典 - 4個國內外鄉村旅遊經典案例,總結13條運營經驗

4個國內外鄉村旅遊經典案例,總結13條運營經驗

幾年過來,休閑農業和鄉村 旅遊 的發展態勢依舊強勁,《關於進壹步促進 旅遊 投資和消費》政策指出,至2020年我國鄉村 旅遊 模範村達到6000個,休閑農業和農村 旅遊 特色村10萬個以上,農家樂300萬家,帶動5000萬個農民參與鄉村 旅遊 發展。

下面為大家介紹4個分別來自中國寶島臺灣、法國、美國、日本的鄉村 旅遊 經典案例。

01

臺灣桃米生態村

臺灣桃米村經過“921”大地震後,變成了壹個傳統農業沒落、人口外流、垃圾叢生的“桃米坑”,經過桃米裏政府、學界、 社會 組織及社區居民的***同商討,確定以“生態桃米村”為方向開展災後重建。

成功實現在廢墟上重建家園,而且桃米村因此徹底“大翻身”,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桃米生態村已從壹個環境雜亂、發展無力的邊緣社區,轉型成為融有機農業、生態保育、文化創意、鄉村 旅遊 於壹體的鄉土生態典範。

桃米生態村的經驗,可以總結為2點:

(1)把挖掘獨有的生態資源作為開發生態 旅遊 的根本。桃米村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臺灣原生29種青蛙,桃米擁有23種,臺灣143種蜻蜓,在桃米就發現49種。

然而,壹開始村民們對發展以青蛙為主題的生態村並不以為然,甚至有些抵觸。為此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面向村民開設了系列生態課程,培養了眾多“生態講解員”,介紹青蛙的保育知識,正是通過大量的培訓課,村民們慢慢轉變觀念。

(2)打造獨有的生態IP“青蛙***和國”並帶動衍生產業發展。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資源潛力,不斷宣傳各種各樣的青蛙和色彩斑斕的蜻蜓,把青蛙設計成各種可愛的卡通形象,遍布鄉村醒目位置。

同時,鼓勵村民動手,用紙、布、石頭等鄉村材料制作手工藝品,這很快使桃米村從壹個地震廢墟變成壹個昆蟲生態文化體驗區。桃米生態村為此提煉了獨有的文化IP——“青蛙***和國”,在桃米社區,處處可以看到青蛙雕塑和圖騰,並通過濕地公園及壹家家民宿院落裏的生態池為青蛙營造生態家園。

為了進壹步延伸產業的發展,臺灣2014年以桃米為原型,以青蛙家族尋找桃花源為故事,采用3D電影技術,完成了壹部非常感人的《桃蛙源記》。由此,桃米社區的產業由青蛙觀光、生態、 旅遊 ,走向了影視媒體,產業鏈條因此不斷延伸,進壹步擴大了產業帶來的經濟效益。

現在的桃米村五分之壹的村民經營生態 旅遊 產業,而其他村民經營的傳統農業,也因生態 旅遊 的帶動而升值,這裏壹流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桃米文化、吸引著城裏人來這裏觀光、度假、休閑。據不完全統計,生態 旅遊 產業每年可以為這個1200多人口的村莊帶來近3000萬元的收入。

02

法國格拉斯小鎮

法國格拉斯小鎮是鮮花產業+浪漫的勝地,因小說《香水》而得名的法國的香水之都——格拉斯,亦是浪漫優雅、愜意慵懶的代名詞。大量遊客及香水愛好者奔赴而來,不足50平方公裏的小鎮,每年接待 旅遊 人數達200多萬。

這裏香水產業發達,有花宮娜最古老的香水加工廠, 還有香奈兒、莫利納爾、嘉利瑪等知名香水加工廠,也是法國香水的重要產地和原料供應地。

豐富的節事活動與中世紀老建築,洋溢著古典主義的法式風格。3月按摩節、法國芳香療法展覽;4月 健康 節、維努西亞美容沙龍;5月國際玫瑰展覽;6月國家音樂節;7月魅力吉他節、劇院季節;8月茉莉節;9月格拉斯生態節;10月家畜國際展覽會;12月聖誕節、新年活動。

格拉斯城市外圍的河谷邊散落著許多花田,花期各有不同,使小鎮四季皆能觀賞到美麗的鮮花,成為香氣襲人的花園城市。原產地購物體驗,特殊定制服務,為格拉斯打造深度香水體驗路線奠定了基礎。香水博物館和香水工廠把格拉斯打造成真正的香水體驗中心。

格拉斯小鎮的經驗,可以總結為4點:

(1)專註研發。格拉斯目前已成為全球高 科技 香水研發中心,產出法國2/3天然aromas。法國55%的芳香工業都在格拉斯,與香水產業關聯公司***有70家,年產值達7.3億歐元。

(2)全球產業。香水產業造就直接工作崗位3800個,間接崗位13000個,約占格拉斯總人口的1/3;市場份額上占全球香水工業總產值的8%,其中70%產品出口全球,占全球香水出口量的38%。

(3)深耕芳香品牌。依托於當地的農莊、農業資源,專註於芳香萃取技術,大力發展芳香產業,把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相結合,匯聚整個產業鏈上下遊資源,從而形成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協同效應,***同形成壹個互補性極強的生態群落,形成產業高地,聞名世界。

(4)原產地形象打造。引入國際知名企業LVMH、Dior、Chanel等為其國際形象背書,將區域品牌與產品品牌相結合,從而形成強有力的原產地形象。

03

美國納帕谷

納帕谷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以北80公裏,是美國第壹個躋身於世界級的葡萄酒產地。它由8個小鎮組成,是壹塊35英裏長、5英裏寬的狹長區域,風景優美,氣候宜人。

納帕谷從19世紀中期開始傳統的葡萄種植和釀酒,如今已成為壹個以葡萄酒文化、莊園文化聞名,包含品酒、餐飲、 養生 、運動、婚禮、會議、購物及各類 娛樂 設施的綜合性鄉村休閑文旅小鎮集群,每年接待世界各地的遊客達500萬人次, 旅遊 經濟收益超過6億美元,為當地直接創造2萬多個工作機會。

納帕谷的經驗,可以總結為4點:

(1)註重科學應用和產學研合作。這壹階段的發展關鍵在於對品牌的保護和產品質量的保證:納帕的葡萄酒生產本身註重 科技 應用和產學研合作。農業技術全美排名第壹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剛好位於納帕谷附近,眾多龍頭企業充分利用了這壹資源,與該校展開了長期合作,在葡萄種植和釀酒方面得到了前沿科學技術的助力,納帕也成為該校畢業生重要的實踐地點和就職場所。

(2)控制葡萄產量保證產品質量。納帕酒商有意控制葡萄的產量以保證產品質量。規定產區內每英畝的葡萄產量不能超過4噸,納帕60%的酒莊年產量低於5000箱(1箱12瓶),遠低於周邊葡萄酒產區。如今,納帕谷的葡萄酒產量僅占整個加州葡萄酒產量的4%,產值卻占到了三分之壹。

(3)立法保護品牌防止品牌濫用。納帕的品牌在當地企業的倡議下得到了國家立法的保護。為了防止納帕谷的名字被那些不用納帕葡萄釀造的酒商所濫用,2000年,納帕谷成功倡議美國國家立法規定,正式實施AVA(美國葡萄酒產地制度),規定凡使用納帕谷品牌的酒,具備的基本條件是所用葡萄必須產自納帕谷。由於品牌的保護和彰顯,納帕紅酒身價倍增。

(4)積極參加葡萄酒評鑒大會。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打響品牌知名度,納帕谷積極參加葡萄酒評鑒大會,終於在1976年,納帕谷的赤霞珠和霞多麗擊敗著名的法國波爾多名莊,在巴黎葡萄酒評鑒大會“盲品”中,雙雙獲得首獎,從此納帕谷紅酒被壹致公認為全球特級葡萄酒品牌。

04

日本富田農場

日本北海道的富田農場位於富良野地區,為北海道最先驅的花田之壹。農場規劃12公頃,是壹個私家農場。目前已成為富良野地區,甚至是整個北海道最著名的花卉農場。園內種植也由昔日以熏衣草為主,變成有多達壹百五十種花卉,從每年4月花季開始,直至10月中旬,遊人絡繹不絕。農場內建有設施,制作各類花卉成品。由於花田的面積廣闊,顏色鮮艷,近年成為北海道的 旅遊 熱點。

富田農場的經驗,可以總結為:

(1)以花卉觀光為主,延伸花卉產業鏈從花卉種植、花期觀光到加工制作花卉相關產品,如幹花、精油、香水、香皂、香草冰激淩等這壹系列產業鏈,豐富園區 旅遊 產品內涵的同時充分挖掘園區花卉產業效益。

(2)花期交錯,內外結合根據每種花的花期不同,不同時間觀賞不同的花卉,變相延長了花期觀賞的時間;溫室與露天相結合,填補花期外的產品空白。

(3)免費 旅遊 觀光,帶動購物消費依托規模化產業形成的大地景觀,發展產業觀光 旅遊 ,營業時間內免費入園,通過加工、銷售與種植花卉相關的產品盈利,如薰衣草香皂、花卉手工制品、薰衣草精油、香水等。完善的農場規劃,豐富的配套設施提供豐富的購物、休閑、展示的設施,方便購物消費;配有觀光小火車,帶遊客穿梭花海。